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十)
2017-08-06 07:10:5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明日,集群臣宴会                  B 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C 尝见史舍人嗣彪,暗中捉笔书条幅    D 俯首骤入,勿逡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A 第二天; B 根据这个;C 黑暗中。)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每空1分)
(1)舳舻千里,旌旗蔽空,?,横槊赋诗 。 (《赤壁赋》)
(2)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 ??, 娇儿恶卧踏里裂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
(5)停杯投箸不能食,?。?(《行路难》)
(6)山河破碎风飘絮, ?。?(《过零丁洋》)
(7)纷纷暮雪下辕门,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不宜异同 。?(《出师表》)?
(9)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京口北固亭怀古》)
(10) 嗟夫!?,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参考答案:
(1)酾酒临江?(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3)布衾多年冷似铁(4)八百里分麾下炙
(5)拔剑四顾心茫然!(6)身世浮沉雨打萍?(7)风掣红旗冻不翻 (8)陟罚臧否,
(9)封狼居胥,?(1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今天下午针对第三次陈江会谈的各项协议文本,举行了最后一次预备性磋商,历时大约一个多小时。
B.据了解,我省自学考试逐年升温,截至去年年底,参加考试的考生是我国自学考试制度推行以来最高的一年。
C.包括中国雪灾在内的一系列气候异常事件提醒世人:如果人们还停留于坐而论道的阶段,将饱尝“不预则废”的恶果。
D.大学毕业生不应该只关注一己之屈伸,一家之饥饱,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作为接收过高等教育的个体对于群体、社会、他人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提防(dī)亲眷(juàn)珠玑(jī)鳏寡孤独(ɡuān)
B.伺候(shì)缜密(zhěn)谂知(shěn)阿谀逢迎(yū )
C.埋怨(mán )栖迟(qī)樯橹(qiáng)繁文缛节(rù)
D.自诩(xǔ)吝啬(lìn sè )纶巾(ɡuān)刎颈之交(wěn)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伺候cì阿谀奉迎yú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我希望读者能够原谅我讲这些私事,我之所以说明这些事情,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______地下结论。
(2)苏轼有“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一诗,久为人所______。
(3)粘满了铜丝的铜胎是一件值得惊奇的东西。且不说自在画怎么生动美妙,图案画怎么工整_____,单想想那么多密密麻麻的铜丝粘上去,那是多么大的工夫!
A.轻率 传颂 细致
B.轻率 传诵 细致
C.轻易 传诵 细微
D.轻易 传颂 细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