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8-06 07:22:4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B.古之学者必有师
C.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D.凌万顷之茫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实词中古今异义字的理解能力。A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 B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有学识的人。C古今意思相同,均为是指杯子盘子乱七八糟地放着。形容吃喝以后桌面杂乱的样子。D古:旷远的样子。 今: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所以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选出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A.①归求救国之策②北驱予并往,不在使者之目
B.①翌日,资政殿学士行②几捕系死
C.①于其身也,耻师焉②北虽貌敬,实愤怒
D.①扬州城下,进退不由,例送死②以父母之遗体行,而死有余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虚词也是一词多义的和有多种用法的,解题时应加以注意。C.则:都是“却”,表转折关系。A而:承接关系/转折关系。B以:凭……身份/因为。D殆:接近于/危险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乃以齐王田荣反今君乃亡赵走燕
B.因举燕﹑代﹑齐﹑赵不如因而厚遇之
C.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卒相与欢,成刎颈之交
D.汉王之国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 “溢”通“镒”B “郄”通“隙”D “乡”通“向” )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今年8月下旬,持续高温让重庆电力供应捉襟见肘,如不解决这个问题,重庆将面临电力严重短缺。
B.目前,全国人民正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是十分必要的,这正如俗话所说,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
C.人们常说的早熟技术,也就是不被市场接受的新技术,在一阵热烈的追捧之后,很快就都偃旗息鼓了。
D.有的人生前文过饰非,千方百计为自己树碑立传,像瞿秋白同志这样坦荡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的人实在不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求全责备”指对人对事苛求其完美无缺,不是指自我约束和自我严格要求。另外,它的后边也不能带宾语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中国任何一个合作项目中,大学、研究机构、不同的政府部门都想要发挥? ___作用,这让从事研究的科学家彼此间分享数据变得掘其艰难。例如,中国气象局有2000多个气
象站,其功能之一就是收集信息发布天气预报。而水文局运行着2万多个测量站,也同样收集天气数据,使用这些教据可以在相当程度上________气象局天气预报的空间精准度,但水文局并没有将数据对气象局________。
A.引领改进公布
B.引领改善公布
C.领导改善公开
D.领导改进公开


参考答案:C


来源:91 考试网

本题解析:
引领:专指事物的导引。领导:带领并引导朝一定方向前进。从语境可以看出各部门争的是“领导”作用。与“精准度”相搭配的动词,应该是“改善”。“公布”是公开发布、使大家知道;“公开”是不加隐藏、使秘密成为公开。根据语境可知应选“公开”。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