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8-06 07:36:5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字数不得增减)(6分)
  庭院里玉兰树在蝉鸣声中舞蹈,不时送来一缕沁人心脾的清香。伴着蝉鸣和幽香,小小女孩长大了,渐渐读懂了①苏东坡的豪放,②李白的飘逸,③李清照的婉约,④杜甫的沉郁,⑤柔美的朱自清和⑥犀利的鲁迅


参考答案:②李白的飘逸,④杜甫的沉郁,①苏东坡的豪放③,李清照的婉约,⑤朱自清的柔美和⑥鲁迅的犀利的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句式结构一致,都是偏正结构,或者都是人名在前,或者都是作品特点在前;同一时期的人物放在一起,不同的时期按照有早到晚的顺序排列:唐——宋——现代。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面对陶行知第二次改名给我们的启示的概括,不符合陶行知本意的一项是(  )
陶行知青年时期非常崇尚王阳明的知行学说,他把“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一名言写成对联挂在中堂上,并把自己的名字改成“陶知行”。后来他又把王阳明的名言做了更改:“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且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陶行知”。
A.知和行都重要,一个人要把认识与实践统一起来,才能创造美丽人生。
B.以知促行,以行观知,凡事要身体力行,只有落实行动才能有所成就。
C.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运用;知为行提供指导思想,行是知的延伸。
D.与行相离的知非真知,与知相离的行非笃行,要行中有知,知中有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陶行知认为行应该先于知,行了才会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子句式类型划分正确的是(    )
①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 ③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④之二虫又何知 ⑤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⑥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
A.①④/②③/⑤/⑥
B.①④②/③⑤/⑥
C.①④③/②/⑤⑥
D.①/④/②③/⑤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解答此题,先要弄清各句的句式特点。题中,①和④都是宾语前置句;②和③都是介词短语后置句;⑤是被动句;⑥是定语后置句。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海南的黄花梨是及其名贵的木材,带有“鬼脸”的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其实,所谓“鬼脸”就是黄花梨木受到伤害之后留下的疤。??????
①形成了各种各样惟妙惟肖的图形,有的像动物,有的像植物,有的像人物。
②这就是人们俗称的“鬼脸”
③形象逼真,十分迷人
④海南常遭台风袭击,所以黄花梨不是被扭曲,就是被折弯,甚至被折断
⑤形态各异,丰富多彩
⑥为了弥补伤害,受伤处的纹理发生了变化,长出了非正常的纹路
A.①③④⑥⑤②
B.①③④⑥②⑤
C.④⑥①⑤③②
D.④⑥②①③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分析可知:C 先说黄花梨受到伤害,再说受伤后的结果,最后小结。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攒射(cuán)   尸骸(hái)    创伤(chuāng)   殒身不恤(yùn)
B.桀骜(jié)颓圮(pǐ)菲薄(fěi)瞠目结舌(táng)
C.凄婉(wǎn)游说(shuì)浸渍(zì)博文强识(zhì)
D.凌侮(wǔ)战栗(lì)憎恨(zèng)望风披靡(m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解析:A项“殒”应读“yǔn”;B项“瞠”应读“chēng”;D项“憎”应读“zēng”,“靡”应读“mǐ”。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