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一)
2017-08-06 07:46:4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___________。贾谊的《过秦论》
(2)锲而舍之,____________________;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3)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_。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4)_____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_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6)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7)千古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_。舞榭歌台,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8)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2、单选题  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A.段公,仁信大人也。
B.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C.



3、写作题  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为某中学校庆办写一则征文启事。
征文内容:校庆一百周年,反映学校生活的。
征文体裁:任意。截止日期:即日——12月30日。
对征文将进行评奖,获奖作品在《校庆专刊》上发表。



4、单选题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古诗十九首》是我国古代五言诗的开始,由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赞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B.曹操是汉魏时杰出的诗人,其代表作有《蒿里行》《短歌行》《观沧海?》等。
C.陶渊明是晋末的伟大诗人,其诗作以描写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著称,因此,历史上称他为“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其诗“恬淡自然,蕴藉深厚”。
D.《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的作品,多表现离别相思之情、失意飘零之感以及人生短促的悲叹和世事不公的怨嗟,带有较浓厚的感伤色彩。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达赖出逃外国50年,凭借历世达赖喇嘛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一直把有着悠久历史和广泛信教群众基础的藏传佛教,当成了分裂祖国的工具。
B.由于写人的散文和其它散文一样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决定了写人散文中的事情多零碎、分散,时间上、空间上、逻辑关系上有较大的跳跃性。
C.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D.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随身携带精美的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作餐具。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