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8-06 08:27:4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A.“安排了工作吗?这些新来的同志。”局长亲切地对我说。
B.他到处收集有关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认真地分析;不拘泥于前人的方法,终于有了新的发现。
C.她培育了许多香花,喂养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她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一头没有母虎的乳虎,每天一匙一匙地用牛奶喂它。)
D.从山前一直攀登到海拔1860米的绝顶,饱览了“人字瀑”“百丈泉”“石笋峰”“百步云梯”“天都峰”……等奇观美景,可谓平生一大快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应改为“安排了工作吗?这些新来的同志?”。错句把它当成两个句子,两种语气,其实它是一个倒装句,只有一种疑问语气。B项分别应改为逗号,原句不存在并列关系。C项中的括号为句外括号,是对全句进行补充说明。D项用了“等”字,前不能用省略号。)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示例的形式写两个句子。(6分)
我梦想,驰骋于塞外辽阔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雄浑;我梦想,置身于江南秀丽的小镇,在绵绵的细雨中,体味“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情调;?
?
??。


参考答案:示例:
我梦想,来到美丽的北戴河边,在一片汪洋中,感受“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的壮阔;
我梦想,坐在家乡的明月下,在满月的银辉中,体会“月是故乡明”的感慨。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要明确句子的格式这样就会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原句格式为:我梦想:来到(定)+(地点),在+中,感受“诗句(和前文所列地点相关)的+(形);我梦想,动+于+(定)+(地点①),在+中,体味诗句(和前文所列地点①相关)的+(情感性的名词)”。所以仿写要依此格式。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每小题2分)
  我常以"人就这么一辈子"这句话告诫自己并劝说朋友。这七个字,说来容易,听来简单,想起来却很深沉。它能使我在软弱时变得①积极,骄傲时变得②欢愉,颓废时变得③勇敢,痛苦时变得④谦虚,对任何事橇得起也放得下,所以我称它为"当头棒喝"、"七字箴言"。--我常想世间的劳苦愁烦、恩恩怨怨,如有不能化解的,不能消受的,不也就过这短短的几十年就烟消雾散了吗?若是如此,又有什么解不开的呢?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2分)
          应改为                  应改为            
(2)文中画横线句子有两处在照应上存在不当,请作调整。(2分)
             对调,            对调(只填序号)


参考答案:⑴橇得起也放得下应改为拿得起也放得下烟消雾散应改为烟消云散( 或云消雾散)   ①和对调, 对调。


本题解析:2小题共4处,每处1分;与“答案”不符,则该处不给分。(1)注意搭配要得当
(2)前后要对称。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近义词选用恰当的一项是(  )
(1)新文化运动   了大量外国的文艺作品,今天看来,多数   还是中肯的。
(2)果子要   才知道酸甜,哲人的话需要   才知道其中的深味。
① 品尝     ② 评介    ③ 评价     ④咀嚼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②④①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评价、评介:前者指评定价值的高低;后者指评论介绍。
品尝、咀嚼:前者指仔细地辨别、尝试(滋味);后者指(1)用牙齿磨碎食物(2)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读诗可以使人睿智,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可以感受他“开荒南野际,?
?”的洒脱;读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可以感受他“想当年,??”的豪情。


参考答案:守拙归园田?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