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8-08 00:13:3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依例仿写,要求字数、内部结构一样。
例句:如果把人生比作四季,那么便有寒来暑往,草荣草枯,花开花谢。
仿句:如果把人生比作                                     ,那么           ,
           ,           。


参考答案:答案举例:如果把人生比作登山,那么难免峰回路转,柳岸花明,升降浮沉。


本题解析:(要注意字数相同及内部结构一致的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选出对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
A、“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吐”“对”分别写出了离别的筵席将结束,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非常真实地表现了他们夫妻间无比深厚的感情,字字是血,声声是泪。
C、《将进酒》中大量运用的夸张手法表现出了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朝如青丝暮成雪”极言人生短促。
D、“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辛弃疾用“落日”,含有比喻南宋国势衰颓的意思,亦表达了作者的愁苦心情。“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 真? 孝 瓜熟落? 有放矢
B. 包? 美?路蓝缕? 刚自用
C. 驿站? 后? 神采奕? 自怨自
D. 对? 吞噬?? 才傲物? 犊情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包(zā)
红(yān)
损兵将(zhé)
看今朝(hái)
B.敌(jìng)
理(dá)
转弯角(mò)
无声息(qiǎo)
C.阡(mò)
盖(qī)
犊情深(shì)
自用(bì)
D.刻(juān)
守(kè)
今为止(qì)
风点火(shàn)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急避险造成损害,是指行为人在遭到紧急危难的情况下,为避免或救护一个较大的合法权益使之不受损害,不得已而对某一较小的利益所致的损害。
B.她聪明,就像她的名字“永久的智慧”,几乎所有的女红她都会:烹饪、刺绣、织毛衣,做绢花和洋娃娃,编中国结和跳交谊舞。
C.解决农村案件频发问题,不仅要在社会治安上着力,恐怕我们更需要多从增强农民权利等更为宏观的问题来考虑,如此,才能让农民生活得更有安全感,更有尊严。
D.要引导人们“见贤思齐”并使之蔚然成风,还要大力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形成浓厚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句式杂糅,“为避免或救护……使之不受损害”是将同一个意思的正反两种说法糅合在一个句子中了。要么说“为避免一个较大的合法权益受损害”,要么说“为救护一个较大的合法权益使之不受损害”;B并列不当,“跳交谊舞”不是女红;C搭配不当,“增强农民权利”应为“保障农民权利”。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