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默写(5分)
(1)在下列横线上将句子补足(2分)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輮使之然也。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补出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3句)(3分)
①苟余心之端直兮,______________。(屈原《涉江》)
②_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③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④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⑤______________,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无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2分,两句1分,句中有错别字,则该句不得分)。(2)①虽僻远其何伤。②同是天涯沦落人。③不拘一格降人才。④每逢佳节倍思亲。⑤生当作人杰。(3分,每句1分,句中有错别字,则该句不得分)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青年毛泽东抒发了改天换地的壮志豪情,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浩叹,为“寒秋”景象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情感。
B.在《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中,除了“乌黑的酱碗”“扯破的衣服”“四块钱的棺材”“几束稻草”这些意象在阐释着大堰河的贫困外,她始终含着笑立在作者的记忆深处。
C.《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流溢着爱,这既是大堰河对她的乳儿的纯洁的、无私的爱,又是她的乳儿:诗人对养育他的乳母的刻骨铭心的爱。
D.剑桥美丽的自然景色,给徐志摩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 “……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地淹入了你的性灵(《我所知道的康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这是对标点符号的运用的考查。标点符号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标点符号不仅使我们在阅读时感到醒目。句读分明,而且还有表情达意的作用。对标点符号的考查一般是判断使用正误,或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学生应掌握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同时也应掌握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这里A.去掉引号内的问号;C.将冒号改为破折号;D.把括号放到引号的后面。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把下列句子组合一则短消息,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标题:?重庆在全国率先大规模建设公共租赁房。
①据悉,还有四处公租房年内开建,今年底向社会投放.
②昨天开建的公租房位于北部新区鸳鸯组团,西邻机场高速公路,规划总用地41公顷,?含城市绿地、水体及市政道路等用地。
③设计方案配置学校、商业及其他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近百万平方米?
④中低收入市民“住有所居”的梦想可以实现了.
⑤户型面积为35—80平方米,由专业物业公司实施管理.
⑥昨天(2月28日),重庆公共租赁房建设工程破土动工,首开内地城市大规模建设“公?租房”先河。
⑦明年将向社会投放600万平方米公共租赁房.
A.②④/⑥⑤③/①⑦
B.⑦①④/②⑤③/⑥
C.⑥④/②③⑤/①⑦
D.⑥④/②⑤③/⑦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6分)
有人说,现在是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关之琳”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卞之琳”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马克”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马克·吐温”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比尔”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保尔”的人越来越少了;________,________;知道“就要发”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九一八”的人越来越少了……
【小题1】请在横线处仿照上文补写一个例子。(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
【小题2】请对此社会现象作出简要点评。(4分)
答:
参考答案:
【小题1】知道梅艳芳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梅兰芳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爱情”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艾青”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景岗山”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井冈山”的人越来越少了。(2分)
【小题2】这反映了传统、经典文化遭冷遇而流行、时尚文化受青睐的社会文化现象,(针对材料揭示现象)这是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人们的文化价值观逐渐失衡造成的,我们应该大力倡导人们重视传统文化。(提出自己的看法)(4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仿写先看清事例是一个什么样的句子,各个成分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然后比着葫芦画瓢。一定要注意句式要相同或相似,然后看清楚有没有修辞手法。前一分句应突出“流行、时尚文化”;后一分句应突出“传统、经典文化”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仿用句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点评:做仿写题,首先,看题目,明确显性要求。有的题目对句式、修辞格、仿句内容等有明确限定,只有将题中的这些要求吃透,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规范句子。其次,审例句,明确隐性要求。有的题目没有明确告知仿写要求,这就要我们仔细分析,这一步是答题的关键。不同的例句隐性要求不同,我们一般可从“形神”两方面去考虑。
【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是一个评论性的题目,针对这个事件,人和人的观点可能不同,所以,不论是正方还是反方,只要能针对这件事做出评论,而且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运用准确”, 能力层级为E级。
点评:该题型要求在形式上字数上比短评更简短,在内容上比短评更精炼。点评者可以依据新闻内容,或鞭挞或褒扬,或鄙视或同情,要是非分明、立场鲜明地点明要害。考生要做好这类题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会读文段,也就是考生要能够准确把握提供的材料的实质,概括出材料的主要内容,为点评做好准备。其次要注意点评语句简明扼要,点评内容是非分明,一语中的,立场鲜明。再次要注意点评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从材料实际出发,以理服人,不可凭空漫说。最后还要注意点评语言的生动形象,尽可能给人耳目一新、新颖别致而又不失文采的感觉。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一次班会的主题图案,请用简练的语言说明图案的内容,并概括其寓意。(5分)

【小题1】内容(2分)
【小题2】寓意(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人”字由一撇一捺组成,一撇代表一个人的“能力”,一捺代表一个人的“责任”。(2分)
【小题2】要想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必须既要有能力,又要有责任,两者缺一不可。(3分)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表达题。解答此题,可根据图文构成要素,展开联想,联系社会现实分析作答。图文内容要素要包含人字、能力、责任;分析其寓意,要根据漫画中的人和文字,展开联想,很容易从做人要有能力和责任两个角度组织答案。
考点:图文转换。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E。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