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8-08 00:41:1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许多科学技术如集成电路,正是在登月行动的刺激下,获得快速发展,并最终走向成熟,??在商业上得到广泛应用。
②正是由于水源的?,人类才开始考虑如何来使相对?的水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
③城市文化建设需要每位市民的参与,我们希望社会各界一起努力,发展我市的文化创意产业。?,让我们共同迎接我市的艺术春天吧!
A .继而短缺/稀缺众人拾柴火焰高
B.继而稀缺/短缺独木难成林
C.既而短缺/稀缺众人拾柴火焰高
D.既而稀缺/短缺独木难成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词语的正确使用中,我们首先当然要明白词语意思,其次我们必须注意词语的适用范围,①“既而”用在全句或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上文所说的情况或动作发生之后不久。此处重在“发展”“成熟”在先,“应用”在后,故应用“继而”。②短缺:缺乏、不足;稀缺:稀少、短缺。第一空只有用“短缺”才能与“相对”“最大限度地”照应;对“水资源”而言,当用“稀缺”表明它的现有状况。③众人拾柴火焰高:指众多人都往燃烧的火里添柴,火焰就必然很高。比喻人多力量大。独木难成林:本义指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从文段中强调“每位”“各界一起”“我们共同”, “众人拾柴火焰高”更合适。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全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1)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荆轲》)
(2)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捕蛇》)
(3)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廉颇》)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得道多助》)
(5)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赤壁》)
(6)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孔雀》)
(7)被明月兮宝璐。(《涉江》)
(8)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屈原》)
A(1)(4)(5)(7)
B(1)(4)(7)(8)
C(4)(6)(7)(8)
D(3)(4)(6)(7)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1)“绝”通“决”(4)叛(7)披(8)纳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市城区存在一些已被?的公共设施,由于未能及时拆除清理,如今成了交通的“路障”和景区的“景障”。
②看到村里的老人生活单调,老马两口子就?着开办了老年娱乐所,为村里的老人免费提供了一个休闲的好去处。
③结束了一个学期紧张的学习生活,心情终于可以?下来,我要暂时抛开那些曾经让自己烦恼的事情,听一听自己喜欢的音乐。
A.废置核计迟缓
B.废止合计迟缓
C.废置合计弛缓
D.废止核计弛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废置:认为没有用而搁在一边。废止:取消法令、制度,不再行使。合计:合在一起计算;盘算;商量。核计:核算。弛缓:局势、气氛、心情等和缓。迟缓:不迅速、缓慢。)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秦贪,其强,以空言求璧 /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
B.相如持璧却立,倚柱 / 不如而厚遇之
C.赵使者蔺相如 / 左右或欲相如去
D.得璧,传之美人,戏弄臣 / 赵王岂一璧之故欺秦邪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是把文言句中的诗词和虚词放在一起来考查。A项,“负”,前是“自负”;后是“辜负”。B项,两个“因”都是“因此”义。C项,“引”,前是“引领”义;后是“拉走”。D项,“以”,前是介词,“来”;后是介词,“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 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人要善于把握自我,一个人到世界上去奋斗,去追求,也许______ ,也许败归。
②我国中小学生学习负担之重是有目共睹的,大家对这一点颇有______。
③一个樵夫______发现伯夷和叔齐都缩做一团,死在山背后的石洞里。
A.凯旋?微辞?偶然? B.胜利?微辞?偶尔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①"凯旋"与"败归"相对,比"胜利"更恰当;②"微辞"是"隐晦的批评","微言"是"精微的语言";③"偶然"着跟于意外,出乎意料之外;"偶尔"着眼于次数少,间或,有时候。)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