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8-08 01:00:2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请你为下面的文段补充一个表示条件关系的句子,要求表达出一定的哲理意义。(6分)
小时候,有一次我看见一群孩子举着小红旗玩儿,于是回去央求妈妈也做了一面。可当我举着小红旗站在外面,却一点风都没有,红旗一直垂着,于是我垂头丧气地回家了。回去后一直闷闷不乐,妈妈问我原因,我说红旗飘不起来,没有风。父亲说:“你拿着旗出去,快快地跑!”果然,当我举着旗跑起来时,旗就呼啦啦地飘起来了。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一直不敢懈怠自己的脚步,因为我深知,?


参考答案:只有奔跑,才能让自己的人生之旗高高飘扬。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一是注意语境,一是条件关系的句子的表现形式。从前面的语境来看,要想让红旗有风,就得奔跑起来。后面所写的话,是要表现成长过程中的对此的感悟。句子中,既要关乎红旗,奔跑,又要与自己的人生相关联。
点评:这是一个定向压缩题。对于这类题目,可采用分层次法。也就是说,将所给的材料划分层次,根据层次意思,来组织答案。这样做,往往能保证答题时的遗漏和偏离,从而提高答题的准确性。象本题,材料就讲了两层意思,明确了这一点,后面所写的句子才有了着落点。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某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一位学生按照学校要求和研究程序,开始认真搜集资料、展开社会调查。工作进行到一半时,家长知悉,以高考不考为由,要孩子敷衍了事。如果你是这位学生,将如何劝说家长?(不超过50字)(5分)
答;                                ▲                                 


参考答案:参考示例:爸爸,“研究性学习”是必修课,不能马虎!这阶段的努力使我收获不少,这种探究能力也是高考所需要的,希望你支持!(5分。观点1分;得体1分;理由3分,围绕“学校要求”“进行到一半”“高考不考”三个角度,各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痴呆   嗤笑    鞭笞    魑魅魍魉    参差不齐 
B.瘌痢   腊肠    辣手    丢三落四    面色蜡黄                                   
c.风俗   夙愿    栗子    追本溯源    素昧平生                                
D.诀别   觉悟    角色    正而不谲    竟告阙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差"读cī,其他读chī;C"栗"读lì,"俗"读sú其他读sù;D"阙"读quē,其他读jué。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请用简洁的文字说明下面漫画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并针对这种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或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现象:这幅漫画反映了基础教育中存在的愈演愈烈的择校现象。
  观点:激烈的择校之风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影响了教育的公平和效益,择校费的收取,增加了教育负担。(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假设我们要拿着“一个主义”的尺度来衡量人才,那我就敬谢不敏,实在连一打也找不到。
B.李白与杜甫分别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作品风格迥异,真有天壤之别。
C.这一伙侵吞巨额财产、破坏党纪国法的“硕鼠”被押进法庭时,人人侧目而视,嗤之以鼻。
D.战地记者绘声绘色的讲述,使我们感同身受,我们对伊拉克人民遭受的苦难寄予深深的同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B.“天壤之别”,有褒有贬,在天上的是褒,在地上的自然是贬,而对这里的两种风格,显然不应有此褒贬。C.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D.感同身受:感,感激;身,亲身。心里很感激,就像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名句名篇默写..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