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8-08 01:06:2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黛玉临死前去看几近疯癫的宝玉时两人都笑了,此时宝玉的笑是源于对爱情的希望,而黛玉意识到希望已经完全破灭,所以《红楼梦》中说黛玉“此时反不伤心,惟求速死”。
B.“司徒妙计高天下,只用美人不用兵”(毛宗岗评本第八回总评),说的就是《三国演义》中司徒王允只是巧用了一条美人计,就制造了董卓和吕布二人的矛盾,使父子反目,最终促使吕布下决心反董。
C.《老人与海》中老渔夫桑迪亚哥在海上捕鱼,等到第85天才发现了一条很大的沙丁鱼,它克服了重重困难,经过艰难的搏斗,终于在第三天早晨,把鱼叉刺进了沙丁鱼的心脏。
D.琴是《家》中幸运的女子,她目睹了身边发生的一切悲剧,深刻地感受到高公馆中的一切罪恶,能够勇敢地和他们斗争,和觉民争取自由婚姻的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E. 《边城》中顺顺请了杨马兵来老船夫家为儿子说媒,当翠翠得知是为大佬作媒时,内心的慌乱与失措使她“不曾把头抬起,心忡忡地跳着,脸烧得厉害,仍然剥她的豌豆,且随手把空豆荚抛到水中,望着它们在流水中从从容容地流去,自己也俨然从容了许多”。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
(2)_______________,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
(3)斜阳草树,_______________,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____。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个小题)
(1)锦瑟无端五十弦,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2)_____________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3)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4)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5)空闻虎旅传宵柝,_____________。(李商隐《马嵬(其二)》)
(6)此日六军同驻马,_____________。(李商隐《马嵬(其二)》)



4、其他题  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后值倾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2)___________________,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____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鞣使之然也。(《劝学》)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寻声暗问弹者谁?_____________________。(《琵琶行》)
(2)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月春风等闲度。(《琵琶行》)
(3)故垒西边,人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念奴·赤壁怀古》)
(4)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_____。(《永遇·京口北固亭怀古》)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