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晚会上演出了音乐、舞蹈、曲艺、体操、武术等文艺节目。
B.大家用自己纺的毛线和棉纱,合线,织布,织毛衣,织呢子。
C.我和一些傣族演员觉得这种色香味俱佳的饭菜非用手抓着吃不过瘾。
D.每一个有志气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四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A的毛病是照应不当。前文分说的项目里既有文艺节目,又有体育节目,而后文中却只说到了“文艺节目”。修改方法,一去掉“文艺”;二将“文艺”改为“文体”;三在“文艺”后加上“体育”。
B的语病是语意混乱。修改方法,重起炉灶。改为“大家用自己纺的棉纱合线,织布,织呢子,用自己纺的毛线织毛衣。”
D的毛病是语序不当。只要将句中的“将来”一词移到动词谓语“成为”前就可以了。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读下面的材料,在后面的空格处续写句子,要求句子简明、连贯,句式恰当,不要超过限定的字数。
2002年5月初,济南某大商场向消费者进行调查:您认为下列哪些品牌的产品是国货。调查结果如下:
品?牌认同率品?牌认同率
格兰仕微波炉33.1%飘柔洗发香波63.7%
澳柯玛冰箱21.5%玉兰油75.8%
蒙妮坦服装26.4%舒肤佳香皂68.9%
调查结果是有趣的。右边三个外国品牌,□□□□□□□□□□□□□□□,对于左边三个真正的中国品牌,□□□□□□□□□□□□□□□。造成这种认同颠倒的原因,一言以蔽之,就是□□□□□□□□□□。
参考答案:
认为是中国货的较高或认同率较高,认为是中国货的较低或认同率较低,中国货爱取洋名。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仿照所给句子,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上恰当的内容。要求:句式相同,字数可稍有不同。(6分)
到了丹麦,才知道写个童话可以不打草稿;?
到了?,?;
到了?,?;
到了巴西,才知道不懂得足球会被人嘲笑。
?
参考答案:答案示例:
(1)到了印度,才知道一群牛也能占据交通要道。
(2)到了奥地利,才知道流浪汉也都有音乐细胞。
本题解析:从句式角度来说,句式是“到了……,才知道……”;从内容角度来说,应该突出所到之地的特点;从语言风格来说,语言要含蓄。
点评:形似,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结构,修辞方式及句式上相似。为此, 要对例句的结构 (单句的结构成分,复句的逻辑关系)运用的修辞方法,句式进行分析,弄清例句的“骨架”外形,这样才能进行仿写。②意谐,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思路,感情,语意上谐调。因此,要认真分析例句的思路,理解例句的语意,把握例句在一定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感情。特别要注意例句中的隐含信息,弄清题目中没有明确提出的要求。③能跟据语境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校刊“文学形象我来评”栏目向同学们征稿,请你从下面给出的三个人物中任选一位进行点评,向该栏目投稿。(不超过60字)(5分)
凤姐(《林黛玉进贾府》)?祥林嫂(《祝福》)?桑地亚哥(《老人与海》)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人物形象分析点评类试题,其解题思路是根据题干要求,叙其事,论其人,阐述清楚个人对上列其中一个人物的看法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百年多病独登台
B.分明怨恨曲中论
C.人事音书漫寂寥
D.万里悲秋常作客
参考答案:B“百年”指到了晚年;“人事”指交游;“万里”指诗人离家漂泊,居无定所。均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
。“怨恨”指不满与仇恨的情绪,古今相同。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