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一)
2017-08-08 01:35:0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试概述觉慧与封建家庭决裂的缘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他题  填空。(五选四题,8分,每空一分)
小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女娲炼石补天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贺《李凭箜篌引》)
小题2:俨骖騑于上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天人之旧馆。(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3:子曰:“知之为知之,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 (《论语》)
薄雾浓云愁永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醉花阴》)
小题4:楚天千里清秋,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帝子降兮北渚,_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湘夫人》)
小题5:
涉江采芙蓉________________,采之欲遗谁, ________________。
(《涉江采芙蓉》)



3、单选题  关于文学常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柳永,北宋词人,世称柳屯田。其词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当时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一说。
B.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儒家学派代表人,尊称他为亚圣。今存《孟子》即为其所著,是记录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思想及其言行的一部著作。
C.李白,号青莲居士。诗风豪逸浪漫,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贺知章赞叹其人为“天上谪仙人”,更赞其诗作“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D.李清照的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写闺怨、离愁词风侧重于清新明丽,多为婉约之作;南渡后抒浓愁、哀情,词风哀婉凄凉,以豪放见多。存有词集《珠玉词》。



4、单选题  下列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赤壁赋》中,苏轼抒发哀怨之情时流露了“人生无常”、随遇而安的消极情绪,但他能从消极哀怨中解脱出来,在佛家与道家思想中寻找出路,气度豪迈、洒脱,胸怀开朗,达观超然。
《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只有宋荣子、列子等人才能顺应万物的本性,达到物我一体,才能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逍遥游境界,这是蜩与学鸠甚至大鹏无法企及的。
《短歌行》中,曹操由人生短暂进而产生求贤若渴的忧思。以貌似颓放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以放歌纵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抒写心忧天下之情。
D.《与妻书》中,林觉民直指社会惨状及根源,立志推翻满清王朝统治,同时也深爱妻子及家人,为给家人带来种种磨难而深感内疚。革命大义与脉脉人情融为一体,感人至深。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
(1)___________,邯郸为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诚不得已。(苏洵《六国论》)?
(2)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_。四十三年,望中犹记,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贤哉,回也!__________,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_____________。贤哉,回也!(《论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