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一)
A.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是晋唐画风的特点,也影响到了西洋画风。 B.晋唐画风达到的高度取决于画家所处的时代和画家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 C.“惰性”使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成套路,因此晋唐画风在很大程度上与西方绘画风格相通。 D.观察、审阅、理解和提炼在晋唐画风的形成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西方绘画中也同样重要。 |
3、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20分)
信
梁实秋
早起最快意的一件事,莫过于在案上发现一大堆信——平、快、挂,七长八短的一大堆。明知其间未必有多少令人欢喜的资料,大概总是说穷诉苦、琐屑累人的居多,常常令人终日寡欢,但是仍希望有一大堆信来。Marcus Aurelius 曾经说:“每天早晨离家时,我对我自己说,‘我今天将要遇见一个傲慢的人,一个忘恩负义的人,一个说话太多的人。这些人之所以如此,乃是自然而且必要的,所以不要惊讶。’”我每天早晨拆阅来信,亦先具同样心理,不但不存奢望,而且预先料到我今天将要接到几封催命符式的讨债信,生活比我优裕而反来向我告贷的信,以及看了不能令人喜欢的喜报,不能令人不喜欢的讣闻等。世界上是有此等人、此等事,所以我当然也要接得此等信,不必惊讶。最难堪的,是遥望绿衣人来,总是过门不入,那才是莫可名状的凄凉,仿佛有被人遗弃之感。
有一种人把自己的文字润格订得极高,颇有一字千金之概,轻易是不肯写信的。你写信给他,永远是石沉大海,假如忽然间朵云遥颁,而且多半是又挂又快,隔着信封摸上去,沉甸甸的,又厚又重——放心,里面第一页必是抄自尺牍大全,“自违雅教,时切遐思,比维起居清泰为颂为祷”这么一套,正文自第二页开始,末尾于顿首之后,必定还要标明“鹄候回音”四个大字,外加三个密圈,此外必不可少的是另附恭楷履历硬卡片一张。这种信也有用处,至少可以令我们知道此人依然健在,此种信不可不复,复时以“……俟有机缘,定当驰告”这么一套为最得体。
另一种人,好以纸笔代喉舌,不惜工本,写信较勤。刊物的编者大抵是以写信为其主要职务之一,所以不在话下。因误会而恋爱的情人们,见面时眼睛都要迸出火星,一旦隔离,焉能不情急智生,烦邮差来传书递简?Herrick有句云:“嘴唇只有在不能接吻时才肯歌唱。”同样的,情人们只有在不能喁喁私语时才要写信。情书是一种紧急救济,所以亦不在话下。我所说的爱写信的人,是指家人朋友之间聚散匆匆,暌违之后,有所见,有所闻,有所忆,有所感,不愿独秘,愿人分享,则乘兴奋笔,借通情愫。写信者并无所求,受信者但觉情谊翕如,趣味盎然,不禁色起神往。在这心情之下,朋友的信可作为宋元人的小简读,家书亦不妨当作社会新闻看。看信之乐,莫过于此。
写信如谈话。痛快人写信,大概总是开门见山。若是开门见雾,模模糊糊,不知所云,则其人谈话亦必是丈八罗汉,令人摸不着头脑。我又尝接得另外一种信,突如其来,内容是讲学论道,洋洋洒洒,作者虽未要我代为保存,我则觉得责任太大,万一庋藏不慎,岂不就要湮没名文。老实讲,我是有收藏信件的癖好的,但亦略有抉择:多年老友,误入仕途,使用书记代笔者,不收;正文自第二页开始者,不收;横写或在左边写起者,不收;有加新式标点之必要者,不收;没有加新式标点之可能者亦不收……因为有这样多的限制,所以收藏不富。
信里面的称呼最足以见人情世态。有一位业教授的朋友告诉我,他常接到许多信件,开端如果是“夫子大人函丈”或“××老师钧鉴”,写信者必定是刚刚毕业或失业的学生,甚而至于并不是同时同院系的学生,其内容泰半是请求提携的意思。如果机缘凑巧,再加上铨叙合格,连米贴房贴算在一起足够两个教授的薪水,他写起信来便干干脆脆的称兄道弟了!我的朋友言下不胜欷歔,其实是他所见不广。师生关系,原属雇佣性质,焉能不受阶级升黜的影响?
书信写作西人尝称之为“最温柔的艺术”,其亲切细腻仅次于日记。我国尺牍,尤多精粹之作。但居今之世,心头萦绕者尽是米价涨落问题,一袋袋的邮件之中要拣出几篇雅丽可诵的文章来,谈何容易。
小题1:“信”在本文中有哪四个别称?(4分)
? ??? ??? ??? ?
小题2:第2、5两段中画线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4分)
朵云遥颁: ? ??阶级升黜: ? ??
小题3:作者收藏信件应符合什么样的要求?请结合文中第4段内容,用自己的话概述,不超过20个字。(6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
4、阅读题 长在心里的眼睛
王祖远
母亲的眼睛一直不好。好些年没有见过母亲了,这次来城里探亲,我请了半天假,给她收拾屋子。我对妻子说,为避免上下楼梯摔跤,就让母亲住楼下进门的那间房吧。那是妻子的钢琴室。妻子愣了愣,说钢琴搬起来笨重,再加上墙上那些音谱,住这间屋怎么行?
我不想与妻闹翻。我说,母亲打乡下来,没有买医疗保险,若真摔了,医疗费用谁来出?妻子沉吟了半天,才说,这还差不多,往后别拿眼睛说事。
我重新布置了那间屋。一个小茶几,一张沙发床,没有一样花哨的物件,简单洁净,这正是母亲平日喜欢的样子。
去火车站接来母亲,她的模样没什么大变,只是身架更矮小了一些。一见面,她就把目光转向我,发一声叹息,头发都哪儿去了?瘦成这个样子。又指着媳妇说,还是你媳妇比你强,腰圆肚圆的,一看就是身体好。
那时候,妻子正在减肥,都三年多了,只是不见效果,她最听不得人说她胖。果然,听见母亲的“夸赞”,她白了母亲一眼,鼻孔里还哼了一声。自然,这一切,因了母亲的眼睛,她是没法看见的了。母亲还不识趣地直往媳妇的跟前凑,一边说,身体好了,啥都好了呀!
说起来,母亲的眼病已有多年的历史。父亲早逝,是母亲用她在皮鞋厂的微薄工资将我和哥哥养大成人。母亲不识字,干的全是厂里最脏最低下也最伤眼睛的工种——橡胶车间的剪样工。她日复一日的任务,就是把刚从滚筒里捞出来的热胶皮,按固定的尺寸剪出鞋底的雏形。这个工种,是母亲自己要求来的,因为生胶有毒性,别人不愿干,而做这种工作的人,可以比别人每个月多拿到一百块钱的营养费。生胶一碰就粘色,母亲下班回到家,脖子是黑的,手是黑的,久而久之,连眼圈也变成了黑眼圈。
自然,到了城里,母亲的眼睛还是很碍事。她是个节省惯了的人,洗衣时,妻子让她用洗衣机,为了节省,她却用手拧干,晾到卫生间,地上便是一大滩水。妻子说地砖浸水要起泡的,卫生间总晾着衣服,客人来了也不好看,说了好多次,母亲就是不听。后来,她等到我们都上班去了才开始洗衣服,等下午快下班了就赶紧收拾起来。地上的水迹,她自己看不清,也以为别人看不清,妻子的脸色就渐渐难看了起来。
做饭,母亲还是老家那种做法,姜葱蒜八角大料红绿辣子,旺火猛炒,一屋的油烟弥漫,惹得火警器呜呜地叫。做一顿饭,气味一个晚上也消散不了。家具墙壁上,很快就有了一层黏手的油。妻子说,妈您把火关小些吧。母亲回嘴说,你们那个法子做出来的还叫菜吗?勉强抑制了几天,就又回到了老路子。后来,妻子干脆在外面叫了外卖一家人吃,才算勉强解决了这个问题。只是母亲无饭可做了,就闲得慌。她看电视都费劲,又不爱出门,每天只在家里巴巴地坐着。好几次,我下班回来,看见母亲一动不动地坐在黑洞洞的客厅里发呆。
一个月后,母亲说,我还是回乡下老家吧。那时候,妻子正隔三岔五地跟我闹矛盾。我知道她的心思,她是嫌弃母亲了。
母亲走的时候,已是开春了。大清早的,天还是冷,妻子和女儿都还在熟睡,我一个人送母亲去车站。一路上,我只觉得心里有什么东西硬硬地堵着,气喘得不顺,每一次呼吸,听起来都像是叹气。
买了车票,时间还早,我领着母亲去餐馆吃饭。我一样一样地点了一桌子。母亲吃不惯,挑了几挑就吩咐说打了包。母亲连茶也舍不得留,一口不剩地喝光了。母亲的手颤颤地伸过饭桌,抓住了我的手。母亲的手很是干瘪,青筋如蚯蚓爬满了手背,指甲缝里带着没有洗净的泥土——那是母亲昨天在后院收拾隔年落叶留下的痕迹。
“娃呀,你听她的,都听。妈年轻的时候,你爸也是顺着我的。”母亲说。
将近四十,母亲才怀上我,小时候她从不叫我的名字,只叫娃。这个娃字,如今又从母亲的口中迸出,立即,眼泪无声地从我的眼中涌了出来。我跑去了厕所,坐在马桶上,扯了一把纸巾堵在嘴里,哑哑地哭了一场。
走出来,我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塞在母亲兜里。那是我从烟钱中节省下的2000块钱。
送走母亲,走出停车场,外边是个春寒料峭的天。早晨的太阳毫无生气,冰冷如水,风刮得满树的新枝乱颤。我想找一张手纸擤鼻涕,却摸着了口袋里那个原封不动的信封——母亲不知什么时候又把钱还给了我。
出租车向我招手,我却很久没有动静。似乎,背后有一双眼睛,牵扯着我的魂灵。谁说母亲看不见,她的眼睛长在她的心里。在每一个儿女的背后,总有一双母亲默默的眼睛。
1.作品以“长在心里的眼睛”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倒数第二节的写景语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中的母亲具有哪些品质,请结合文本分条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文本出发,探究现代家庭婆媳矛盾的产生根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常能听到“人文精神缺失”的叹息与无奈。 ?
所谓人文精神,在我看来,是指人类共同信奉的那些真理性的精神。比如我们常说的科学精神、体育精神、民主精神、爱国精神、社会公平与平等的精神、人道主义精神等等,这些精神确保人能自由、幸福且有尊严地活着,有利于人的幸福与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
如今,人文精神的固有准则、特别是传统的价值观正遭遇到颠覆性的冲击,诸多迷惘和困惑摆在社会和个人面前。面对物欲横行与享乐盛行,我们却手无寸铁,无能为力――重建我们的人文精神迫在眉睫。重建不是推倒重建,而是面对当代社会现实的重新构建,做到有所坚持,有所担当。? ?
要重建,根底在教育。或者说,人文精神就是教育的灵魂。教育,不只是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精神教育。 ?
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一个人所要完成的不只是知识性的系统的学业,更重要的是拥有健全而有益于社会的必备的素质――这个素质的核心是精神,即人文精神。具体到个人,它表现在追求、信念、道德、气质和修养等各个方面。
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残缺的、无灵魂的教育。任何知识如果只有专业目标,没有人类高尚的追求目标和文明准则,非但不能造福社会,往往还会助纣为虐,化为灾难。反过来,自觉而良好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则可以促使一个人心清目远、富于责任、心灵充实、情感丰富而健康。 ?
当今中国的大学正在尝试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人文教育,如开设人文讲堂、建立各种艺术组织与文化中心、开展校内外济困扶危的公益活动、招募志愿者参与社会实践等等,旨在扩大学生的精神视野、关切社会难点、加强心灵修养与审美素养,同时深化校园里崇尚精神的人文氛围。尤其是理工科大学已经渐渐看到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性。这都是十分积极的现象。
人文精神是人类创造的另一个太阳――照亮自己和照亮未来。我们需要通过教育,让人文精神的光辉继续照耀我们前进。
1.从原文看,下列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文精神公认为指人类应当共同信奉的那些真理性的精神。
B.人文精神包括科学、民主精神与平等精神、人道主义精神等。
C.人文精神可以确保一个人能自由、幸福并且有尊严地活着。
D.人文精神既有利于个人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文明。
2.下列对当今中国大学实施人文教育的意图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实施人文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扩大自己的精神视野,关注社会难点问题。
B.实施人文教育可以加强大学生身上不可或缺的心灵修养与审美素养。
C.实施人文教育可以深化大学校园里应该有的崇尚精神的人文氛围。
D.实施人文教育可以使各所大学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得到同步发展。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重建人文精神,就是要推倒原有的人文精神,面对当代社会现实重新构建新型的人文精神。
B.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拥有健全而有益于社会的必备的素质,而这个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精神。
C.自觉而良好的人文教育可以促使一个人心清目远,富于责任,心灵充实,情感丰富而健康。
D.当今中国大学正在尝试多种人文教育方式,如开设人文讲堂等,这是一种十分积极的现象。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