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8-08 02:02:0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对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部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别林斯基曾经把艺术典型称为“熟识的陌生人”,这是一个十分形象的概括。奥赛罗、唐吉诃德、葛朗台、保尔?柯察金以及《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红楼梦》中的许多艺术典型,都是“熟识的陌生人”,是独特的“这一个”。
A.奥赛罗: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悲剧《奥赛罗》的主人公。
B.唐吉诃德:德国作家塞万提斯的“戏拟骑士小说”《唐吉诃德》的主人公。
C.《三国演义》:我国现存最早的章回小说之一,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D.《儒林外史》: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章回小说,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面句子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扑朔迷离的事件背后总会隐藏着无数真相”,《三枪拍案惊奇》的主题歌,似乎在暗示最近市场的光怪陆离:最近四个交易日,沪综指单日波动幅度分别为2.89%、1.56%、3.42%和2.96%,围绕3200点上下波动。不少散户在这样一种震荡市场中显得无所适从。业界揣测,这或许是机构在暗度陈仓,围绕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概念悄然吸货。
A.扑朔迷离
B.光怪陆离
C.无所适从
D.暗度陈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此处宜用“诡异”。 或用成语“波诡云谲”亦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各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罢黜  茁壮  拙劣  左支右绌  咄咄怪事
B揣摩  祥瑞  喘息  水流湍急  惴惴不安 
C驾驭 ?与会  熨帖  卖官鬻爵  毁家纾难
D海滨 ?槟榔 ?傧相  摈而不用  鬓发苍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3分)A chù? zhuó? zhuō? chù? duō? B chuǎi ruì? chuǎn? tuān? zhuì
C 除最后一个读shū,其余都读yù? D bīn? bīng? bīn? bìn? bìn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 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定位是报纸对目标市场的选择,是报纸在起步时就树立的一种理念,但定位的确立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
B.“世界副刊”常常刊登一些著名作家的近作,其文学性之高,在海外中文报纸中也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
C.不管刘翔现在如何,但至少他曾经给我们带来过骄傲和自豪,从历史意义上讲,他入选教科书实至名归。
D.奥数基础薄弱的五年级学生,如果仅仅做大量的奥数练习,就很有可能对奥数产生无动于衷的厌倦心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触动也没有,漠然置之。“无动于衷”只可作谓语,不能作“厌倦心理”的定语。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著名主持人杨澜对著名的国学大师季羡林的一段访谈,请你根据季老的回答补充出杨澜的两处提问语。(4分)
(1)杨澜:                                                              
季羡林:那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改西服、改西装,我本身是不赞成的,那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欧美之所以经济那么发达,并不是因为它的穿着,我们老学人家的皮毛,所以本身我就反对,后来另外一种现象非常有意思,就是农民锄地,穿上西装打上领带,我觉得这是开玩笑。
(2)杨澜:                                                              
季羡林:后悔……这看怎么说,我说那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我就讲一个中国知识分子,“人生识字忧患始”,不识字没有忧患,一识字就有忧患,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特点。而且我最近又写了一篇短文,叫《走运与倒霉》,走运跟倒霉,这两个密切联系的。知识分子,他这样在社会上有地位,特别是过去封建时代,中了秀才,这就有地位,在农村里面就是一号人物了。


参考答案:(1)我的第一个问题可能是比较私人的一个问题,我就想知道为什么你一直都是穿中山装。(2)您现在有没有后悔当年学了文化,做了教授呢?


本题解析:此题为概括信息题,其应用性、能力性、综合性很强,与日常生活实际联系得很紧密。答题时应准确把握语段的主要信息,进行合理压缩。要根据季老的回答补充出杨澜的两处提问语,一定在读懂季老回答语的基础上,抓住语段主要信息去提炼和概括。
考点:考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