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南歌子
贺铸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注:扶头酒,醇厚浓烈易醉人之酒。
(1).这首词的上片描写了哪些意象?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2)这首词的下片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试做简要分析。(4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早梅?齐己①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②。
注:①齐己:唐末著名诗僧,早年曾热心于功名仕进,然而科举失利,不为他人所赏识。 ②望春台:既指观赏春景的高台,又喻指京城。
小题1:诗的题目为《早梅》但诗句内容未见“早” 字。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整首诗是如何围绕“早”字落笔的。(4分)
小题2:末联两句意味深长,表达了诗人什么心志?(3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1)"平中见奇"是诗人创设诗境的高妙处,请结合诗歌前两句,赏析这一妙处的体现。
答:?
(2)运用拟人手法写景状物,赋予景物以灵性,往往能够取得特殊的艺术效果。试简析诗歌这一手法的运用。
答:?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鸟鸣涧
王 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诗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描写,来反衬出春山月夜阒无人声的静寂。
B、第四句诗人用“时”来修饰“鸣”,从听觉上给人时断时续的动与静的对比,起了更生动的烘托作用。
C、全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而意境幽远的春山月夜图,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不堆砌典故,但却细致地表现出自然界光色和音响的变化。
2、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本诗中,共同构成动人的意境,颇有艺术辩证法。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
[? ]
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
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
C、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刘禹锡《途中早发》)
D、鹤鸣楚山静,霜白秋江晓。(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5、阅读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施耐庵的《水浒传》中的人物大都有个绰号,如「呼保义」宋江、「玉麒麟」卢俊义、「智多星」吴用、「青面兽」杨志、「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
B.契科夫,俄国作家。《装在套子里的人》从别里科夫的日常生活着手,描绘他在生活中一刻也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套子”:晴天带雨伞,耳朵塞棉花,把脸也躲藏在竖起的大衣领里。
C.《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最早的、最重要的一个源头。其作品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
D.盛唐时期,诗坛名家辈出,风格多样,流派纷呈,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是李白、杜甫和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