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8-08 02:18:4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有媒体人士表示,众多网友对,反映了受众对语言的新期待。亲切、平民、通俗易懂的语辞,甚至包括网络流行语,都是被今天的受众喜闻乐见的。
B.“蚁族”,是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特别称谓,这个词可能会像“知青”、“下岗工人”、“农民工”一样成为理解中国社会变迁的词语之一。”
C.作家谢朝平因写作、出版反映三门峡移民问题的《大迁徙》,在北京的家中被渭南警方抓走,以涉嫌,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反应。
D.武汉市纪委书记车延高的诗集《向往温暖》摘得鲁迅文学奖诗歌奖项,引起网友热烈讨论,被网友大规模仿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画线句子,在下面短信贺语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使上下文结构相同,内容相关。
  撷取春光里最美的一束花,_______________① ,捡拾秋风里最红的几片叶,_______________②,编织成生命的风铃,让幸福快乐永远伴随着你。


参考答案:①采摘夏夜里最亮的数颗星。
②掬起冬晨里最纯的半捧雪。(答案不唯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政府领导作为人们的公仆,要____都关心群众的疾苦。
[? ]
A.不时不刻
B.时时刻刻
C.无时无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句子的结构和修辞,另选本体写一段话,字数大体相同。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参考示例一:窗上有了剪纸,好比浩渺无际的沙漠出现一片绿洲,清澈见底的池塘游来一条小鱼,是柔滑的锦缎上一朵美丽的鲜花,是农家小院中的一点惊喜,一点情趣。
参考示例二:荒原有了火车,好比广袤无垠的沙漠响起一串驼铃,深邃神秘的夜空划过一道流星,是宁静的大地上一点飘逸的风景,是神奇自然中的一点生机,一点雅韵。(字数大体一致,结构和修辞相同,句子通畅即给)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揣度(duó)哽咽(yè)剥花生(bāo)猝不及防(cù)
B.癖好(pì)瞠目(chēng)削铅笔(xuē)人才荟萃(huì)
C.籼稻(xiān)萦绕(yíng)露马脚(lù)怦然心动(pīng)
D.角色(jiǎo)莅临(wèi)轧马路(yà)否极泰来(p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