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常见题型》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8-08 02:33:5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请以“谁的眼泪在飞”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请先将作文题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字数不少于800字。(60分)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写作题   作文?(60分)
请以“像他(她)这样的人,我实在舍不得把他(她)从记忆中删除掉。”为第一段,续写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750字。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中华之光-朱光亚:纵览全局心系祖国?中国核事业的领航人
  高义薄云-胡忠、谢晓君夫妇:坚守在雪域高原上的支教者
  肝胆春秋-吴孟超:妙手仁心?让中国肝胆外科站到世界最前
  隐形翅膀-刘伟:无臂钢琴师?让全世界见证中国男孩的奇迹?
  公仆本色-杨善洲:人民好书记一生奉献?两袖清风清廉履职?
  希望之翼-张平宜:跨越海峡的爱心?让麻风村儿童受到教育?
  孝女当家-孟佩杰:照顾养母12年?为养母洗漱梳头换洗尿布
  最美妈妈-吴菊萍:奋不顾身?用双手接住从十楼坠楼的孩子?
  烈火金刚-刘金国:公安部高官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一心为公?
  白方礼们---白方礼:无私奉献?蹬三轮车二十年圆贫困孩子上学梦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补充作文题目:有一种感动叫_____,然后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两个台湾观光团到伊豆半岛旅游。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一位导游连声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让大家受累了。”另一个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我们现在走的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窝大道,请大家快乐地体验它的与众不同吧!”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待踏马蹄清夜月
一直很喜欢李煜的这一句:待踏马蹄清夜月。无聊枯燥甚至有些崎岖不平的路途,因为这一句的存在被赋予了月光般柔和清亮的朦胧诗意。就如同材料中的那另一个导游,用诗意地眼光去面对旅途中的苦难挫折,生活也便随之充盈了美与灵性。
约翰列侬说:“当我们为生活疲于奔命时,生活已经离我们远去。”或许正是由于我们如第一位导游一般视挫折如死敌的态度,让我们失去了本可以用诗意来解读的许多记忆。倾盆而下的大雨,为什么不能是一次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妙机?可以于朦胧烟雨中触摸自然久违的面容,呼吸新鲜的空气。破碎的花瓶,亦具有一种因残破不全而带来的美丽,让人陶醉之余又无限惋惜……诗意地解读生活中的困难,应是一件轻而易举、又充满想象力的妙不可言的事。
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用毕生的爱意塑造了木兰这个古今女子完美的艺术形象,充满诗意又不被时代所拘束。富贵时,木兰诗意地享受生活的惬意舒适;战火纷飞,烽火连天时,木兰淡然平静地面对富贵散尽、人去楼空。迁居乡村,诗意地扮演心中的村姑。她流连于乡村美景,看尽春意盎然;她潜心钻研美食,用朴素的食材变出一桌盛宴。她总能从生活中寻出不同的美丽,总能诗意来适应自己生活与角色变换。林语堂用道家精华与时代印迹所锤炼出的木兰,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富有哲思的,简单而又深刻的生活态度。
诗意生活如刘梦得,在陋室馨香里,焚香弹琴,流连于古籍;诗意生活如林徽因,避开车马喧嚣,只在内心修篱种菊;诗意生活如三毛,在大沙漠的孤寂小屋里,用才华与智慧构筑心中的罗马王国。
周国平说:“一个人只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的生活方式,那么外界的一切诱惑与喧嚣于他而言便成了无关之物,关键是要有一个灵魂的核心。”或许,这个核心就可以是诗意吧,拥有充满诗意的灵魂,便定可成为奔波身体与起伏心灵的主人,无畏任何苦难与挫折,失意与不顺。
材料中的那另一个导游,一定是个看透生活本质的智者,才能教会游人拥有一颗诗意生活的心。
让我们一同待踏马蹄清夜月,用诗意的双眼,看透生活原本具有的色彩!


本题解析:
角度一:整体把握材料。
同样的情况,在不同人的心里,由于意念的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态度。同样的路,同样的旅客,不同的导游给出不同的诠释:令人厌恶的“麻子”,充满诗情画意的“迷人酒窝大道”。当然,带给旅客的也是不一样的心境。
——同样的境遇,以不同的心态去看待,感受就截然不同。
 ——相同的问题不同的处理方法,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换一种角度欣赏风景、换一种心情体验人生。
角度二:导游一的角度切入。
当导游连声抱歉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让大家受累了。”旅客们的心情肯定受到影响,也就无法正常欣赏日本伊豆半岛的美景风光。
——人生路上的“误导”,会让心灵受累。
面对到处都是坑洞很坏的路况,“让大家受累了”,导游连声的抱歉不能改变现状,并不会让旅客快乐起来。
——面对不如意的现状,一味的抱歉于事无济。
其中一位导游连声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这是道出了客观实情。
——工作应尊重客观事实,不能欺骗。
角度三:导游二的角度切入。
——要做人生路上的“好导游”,面对人生路上的“坑洞”、坎坷,引导启发用乐观的心态、诗意的心灵去面对、悦纳。
———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人生路上处处是风景。
角度四:游客的角度。
整个伊豆半岛的迤逦风光看到不看到,取决于游客是否走过伊豆到处都是坑洞的路,还有走时的心情。
——人生路上的迷人风景,不要因为其中短短一段路程坑坑洼洼而拖累整个旅程的欣赏。
——既然无法改变现状,就改变自己的心态。
总之,考生可从“乐观的人生”“积极的心态” “审美的意识”“独到的眼光”“工作的艺术”等诸多角度立意,但不能“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如写“应尊重客观事实”、“不欺骗顾客”等,不算偏题,视文章质量判分,但“反弹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作文(60分)
请以“迁徙”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


参考答案:
生命在于迁徙
许多人都会认为,安逸富足的生活是人生的终极目标,而谁又会愿意每天为生活而到处奔波,疲惫不堪呢?
在自然界中也能看到类似的现象。当寒冷的冬天来临,有的动物会早早地储备好食物,躲进洞穴,不必担心外面的严寒,安逸地度过这寒冷的季节;有的动物则成群结队,从北方迁徙到遥远的南方,去寻找到一个温暖的地方过冬,尽管路途艰难。
前者保守,不愿意冒任何风险,它们相信前辈的忠告也许是他们未来的道路。而后者更勇于闯荡,希望去探寻人生的真谛,它们相信自己的力量才能决定人生的走向。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两种不同的生存哲理,而我更倾向于后者。
东晋陶渊明笔下那远离世俗的桃花源,给世人心中多了一份渴慕。人们渴望能有一个安逸、富足的世界,远离污浊的官场,修整疲惫不已的心。然而作家张晓风却创作出这样一部剧本,偶入桃花源的“武陵人”在享受所有平和安宁后,却选择毅然走出那里,回到世俗繁杂的武陵。他想“武陵不是天国,但在这里我可以思考天国。桃源的幸福取消了我思考的权力。”武陵人害怕将自己的生命束缚于桃源安逸的生活,害怕拘禁在所谓美满中的心不再懂得人生与困苦黑暗斗争的勇气,不再拥有虽处逆境而犹“不坠青云之志”的历炼。于是他决定离开那里,从此逃离富余的是狗熊式的生存哲学,拥有的正是那种万里迁徙、不畏艰难的拼搏精神。
如今现代社会的开放性,使每个人都能面临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如果你没有去尝试过,那么你将不清楚自己的能力,更不会知道自己的潜能,不知道是否有更好的前途。如果一个人能坚守一个行业一辈子,相信他会有所成就,在某个领域成为德高望重之人。但如果他不停地迁徙,或许会有更多的机会,人生会有更多的风景。迁徙使得人生更加富有挑战,使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对与迁徙的人来说,他们尽管付出了动荡不安的代价,却因此获得了许多发展机遇,有了更多成功的希望。而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往往就是因为对动荡不安的生活方式怀有深深的恐惧,才错失了很多发展的机会。
动物们总在不停地飞行,所以它们生存得很好,过得很有意义。对人类而言,面对生活挑战,我们何不同样拥有迁徙的生活态度,不断拼搏,不断进取,向着人生的目标勇于闯荡。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评分标准参考高考评分要求。
附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说明:
(1)基础等级评分,“内容”以“题意”、“中心”为重点,“表达”以“语言”、“文体”为
重点;基础等级中的内容项判为四等的作文,表达项、发展等级可在三等及其以下酌情给分。
(2)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下列“特征”4项16个评分点,选择其中的突出
点,按等级给分,甚至满分。发展等级分以“有文采”“有创意”为重点。
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