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8-08 02:37:1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着重考查了古今异义。A行李,出使的人;C夫人,那个人;D非常,意外的变故。对于课内的古今异义词,平时复习要做好整理与落实。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C.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文言通假现象,A项中“蓐”通“褥”,C项中“零丁”通“伶仃”,D项中“闵”通“悯”。对于课内文言通假现象,平时复习要学会整理。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填入下列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假日带你坐在脚踏车前头藤椅上到处?,那种激动喜悦,也不是昨天的事。
②获得真正的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逐渐地?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
③前方的?并不明确,朦胧如雾中之月,闪烁如水中之屑。?
A.夸耀熟悉情境
B.炫耀熟习情境
C.夸耀熟习情景
D.炫耀熟悉情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炫耀”和“夸耀”都表示向人显示自己有本领、有功劳、有地位或财产等。“炫耀”着重于向别人显示自认为有光彩的事物,可以通过语言,也可以通过行动、文字、实物等,多用于书面语。“夸耀”一般是通过语言,可用于书面语或口语。“熟悉”指知道得清楚。“熟习”指对某种技术或学问学习得很熟练或了解得很深刻。情景:某个场合的具体情形与景象。情境:情况,境地。情景指某一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空间中的具体情形。情境指某一时间和空间许多具体情形的概括。
点评:对词义的理解,有相同语素又有不相同语素的词语,重点是分析理解不相同语素,可以通过组词来理解,也可以找出反义词来理解,还可以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理解。语素都不相同的词语,重点从用法方面考虑。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注意采用排除的方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人们一般都认为艺术家是‘神经质”的,他们的行为像 16 个月大的要儿,这种观点是________的.事实上,‘发疯”的艺术家是很________的,我所遇到的许多艺术家都是极具组织头脑、非常成熟的个体.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正确普遍
B.片面稀少
C.偏颇 稀缺
D.错误少见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近义词选用恰当的一项是(?)
(1)?往事,往事不堪回首;?迷梦,梦境早已破碎。为此,他十分痛苦。
(2)顺着蛛丝马迹?下去,一条特大走私案浮出了水面。
①?追索?②?追忆?③ 追溯?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②①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追忆、追溯、追索:“追忆”指回忆。“追溯、追索”指探索事物的由来。前者确指,后跟无选择性。后者不确指,后跟有选择性。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