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中国小说史上多续书,但几乎没有一部续书的艺术价值可以与原书相媲美,这是无庸置喙的。
B.每到工作总结、评先进时,这些假话、空话、大话恰好迎合了某些人急功好利的心理。
C.每到安排工作时,年过五十的老曹总爱在年青同志面前指指点点,说这说那,一副老气横秋之态。
D.不管是科学奖,还是人文奖,诺贝尔奖还是第一大奖,许多人视其为殊荣,得主大多受宠若惊,但也有人不以为然,拒绝领奖,德国的斯埃特斯就是一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无庸置喙”指不容插嘴,与题意不合,应为“无庸置辩”。B.“急功好利”是“急于贪图眼前利益”之意,应为“好大喜功”。n“不以为然”是“不认为是对的”,也与题意不合。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面题为《途中》的律诗,语序已乱,调整后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 双燕引雏花下教?② 风卷云开陡顿晴?③ 烟江远认帆樯影?④ 雨中奔走十来程
⑤ 一鸠唤妇树梢鸣?⑥ 翠条浓处两三莺?⑦ 山舍微闻机杼声?⑧ 最爱水边数株柳
A.④②①⑤③⑦⑧⑥
B.②④⑧⑤①⑥③⑦
C.②④③⑦①⑤⑧⑥
D.④②③⑦①⑤⑧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答题是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④第一联写天气,第二、三联写见闻,由近及远,尾联突出诗人的最爱。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从下面这则关于四川大地震的新闻材料中提炼一个论点,并将材料概括成一个能证明论点的事实论据,不超过50字(6分)
听到乐刘会的呼救声,救援人员闻讯赶到此时乐刘会压在废墟中已近70个小时,援救过程中她断断续续告诉记者:
“被困时,我没有掉过一滴眼泪”
“我等着你们来救我,我相信你们会来救我”
“我听到外面有人在说话,我就不停地喊救命……”
“没有(你们的)声音,我就不喊了我要节省力气”
“我坚持着我现在还活着,我很高兴”
“我希望大家不要为我担心,我在里面会自己保护自己的”
在废墟中,她告诉其他被埋的同事:“一定要坚持,肯定会有人来救我们”正是靠着坚定的信心,她熬过了漫长的时间
5月15日下午4点,被埋72个小时后,乐刘会终于获救当躺在担架上的乐刘会看到妈妈时,她再也忍不住了,放声痛哭。
论点:(不超过10个字)(3分)
论据:(50字以内)(3分)
参考答案:论点:信心能创造奇迹(3分)
论据:四川地震中,乐刘会被埋在废墟中72个小时她坚信会有人来救援,并不断地鼓励同事,最终获救(3分)
本题解析:本题解题步骤如下:①读懂原文,明确主要信息和侧重点,用提取要点法,归纳出内容要点并审清题目的要求,本题主要就是论述信心能够创造奇迹;②分析阅读的语段,明确语段文体,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弄清其内在的关系,辨明题型,确立压缩的角度;③明确阅读材料的表达方式,找出关键语句,概括信息要点;依照字数要求,决定取舍;④按题目要求,选择最佳句式,恰切表达,注意语言的连贯;⑤一句话新闻的答题要点:必须是一句话,一般应该具有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四要素。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 能力层级为E级。
点评:做“压缩语段”这类题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准确筛选文段中的关键信息,保证重点不丢失。②归纳相同信息,删除重复、冗余信息,以保证语句简洁。③运用一定的语言表达技巧。如,恰当地使用代词、过渡性语句以及表示相通、相同、相反的词语(如“同样”“相反”“否则”等)。④合理地根据阅读材料及表达方式进行压缩,合理地根据材料结构和层次进行压缩,合理地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表达。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填入下文划线处恰当的一句是()
自从"五四"以来,翻译介绍先进国家的文化成果,就成了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____。
A.这些翻译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
B.翻译作品日渐其多,一方面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C.翻译作品日见其多,这些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
D.这些翻译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先看A、D项的两个指示代词"这","这"只能承前指代,前头并没说作品的事,"这"没了着落,排除A、D;B项关联词位置不对(关联词在主语前,前后分句主语不同;关联词在主词后,前后分句主语相同),B项前后分句说的是同一主语,应为"这些作品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排除B,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根据下面的文字,简要概括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2个字)(3分)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戚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一个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选自《乡土情结》)
参考答案:①父母亲族的爱;②家乡的山水草木;③悲欢离合的家史。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筛选整合。乡土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可从文中“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戚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总结答案。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