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四)
2017-08-08 03:06:1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狭小的心胸,一块小坷垃就会让其堵塞窒息。???
???,尤其是不易磨损的精神上的山岳、湖泊与森林。
①而人生的美丽与否
②才能容纳众多的山岳、湖泊与森林
③如果人生的价值是可以衡量的话
④恰恰就在其一望无际、丰富多彩上
⑤那就看谁能在生命的旅程中创造更多更高的山峰和更多更大的湖泊与森林
⑥只有博大、宽厚的胸怀
A.③④⑥②①⑤
B.①④③⑤⑥②
C.⑥②①④③⑤
D.③④①⑤⑥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语句结构内容的联系及关联词的搭配作选。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nbs p;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于是余有叹焉。??,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假舆马者,?,而致千里;假舟楫者,?,而绝江河,?,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2)北海虽赊,扶摇可接;??。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王勃《滕王阁序》)
寻寻觅觅,??。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怎敌他、晚来风急??
(李清照《声声慢》)


参考答案: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非利足也?非能水也?君子生非异也
(2)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杯两盏淡酒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面四句话排列最恰当的是

[? ]
  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荀子的君子式人格,________;孟子的大丈夫人格,__________;墨子的苦行侠人格,__________;杨朱的贵我人格,__________;再一种便是庄子式的人格了: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
①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
②绝对自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③锋芒毕露,正义在胸
④平和公正,循规蹈矩
A、③①②④
B、①②④③
C、④③①②
D、④①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相濡以沫心广体胖原形毕露汗牛充栋
B.蓬毕生辉革故鼎新蛊惑人心一尘不变
C.山清水秀迫不急待佶屈聱牙不修边幅
D.拾人牙秽水乳交融名符其实遗笑大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毕—筚、尘—成 (A.无   B.急—及   D.秽—慧、溶—融、遗—贻)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A《创业史》是描写我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长篇小说。课文写的是当时互助组刚成立,梁生宝为实现稻麦两熟计划去郭县购新稻种。
B这个村很好地执行了党的富民政策。现在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而且还不吃国家救济了。
C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D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应在句末加"的故事",与"写"这一谓语呼应;B递进关系不当,应改为"不但不吃国家救济粮了,而且还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 ;D"从……出发"和"以……为出发点"两句式杂糅)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文学类文本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