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常见题型》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8-08 03:07:1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哈佛的一名学生私自将校图书馆的一册珍本带出,后主动向学校认错并归还图书。霍里厄克校长肯定其勇气和诚实,接着还是将这名学生开除。
  (2)20世纪80年代,日本一名女中学生因坚持留校方禁止的长发被除名,学生家长诉至法院而败诉,法院认为,日本之所以有今天,靠的是严守纪律。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遭遇一些这样的事情:本来明明是错误的行为,当我们进行声讨时却遭到所谓同情者对我们的指责,使我们陷入宽容与纵容的两难选择。
  请你以“宽容与纵容”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的范围之内;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站在21世纪的门槛前,为了生存和发展,人们对人类与自然的热切关注成为时代的课题。
请以“环境污染或资源枯竭”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可以编写故事,可以发表见解,也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对策。


参考答案:
例文一
“快乐”的领水日
“丁零零!”“丁零零!”闹钟不屈不挠地响着。我竭力睁开双眼,瞥了一下台历,哦!今天又是星期五了。顿时,我的睡意全消。三下五除二地套上衣服,也顾不上吃早饭,提起两只塑料桶,往汽车后座一扔,驾着汽车直奔供水点。
自从人类跨入24世纪以来,水资源已所剩无几,河流早已干枯,泉水再也不见,地下水也到了极限,只剩下少量的淡水在南极洲,而且控制权握在“地球长”M先生手中,任何人不得随意取用。南极洲周围布满了军队,他们的职责就是保护生命般宝贵的水。M先生为防止人们因抢水而发生争执,就在全球设立了若干淡水供应点,每周五(讲究的西方人也顾不上“黑色的星期五”了!)凭“淡水供应专用证”每人领取20公斤生活用水。
当我匆匆忙忙赶到供应点时,人们已经排起了长队,足足有几百人!我连忙泊好车,车门也不锁(车子就算被偷也是小事,错过了领水可不得了)就排在长队的后面。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队伍虽然在前移,可我前面还有不少人。两条腿已经站酸了,但一想到那即将到手的清凉清凉的水,似乎就有了劲。
谢天谢地,终于轮到了我。谁知,无巧不巧的,水正好供完。供应点的P总管的胖脸上堆满了歉意,宣布了这个噩耗。我想哭,可由于身体长期供水不足,已没有泪水可流,真是欲哭无泪!人群立即骚动起来,“我们要水”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P总管赶紧跟总部联系,紧急调运了一部分水来应急。
我迫不及待地把桶子递给P先生,只见他小心翼翼地向桶里注水,连半滴也没有溅出,然后用超级电子秤称了称。哦,21.5公斤!我正窃喜时,总管大人用一把小勺从桶里舀出来一点,秤上很精确地显示出20公斤。总管先生又把那一小勺水倒回水箱,我只好无奈地撇撇嘴,一步三停地将水桶拎到汽车后座,缓缓地把车开回家。
回到家,将两小桶水倒进蓄水池,又用吸水机把桶内吸得一干二净。干完这一切,我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下个星期有命了!
望着池子里的有限的水,我禁不住狂想:天天都是星期五该有多好!
解析:这篇记叙类作品构思非常巧妙。有大胆的想像也许还不足为奇,难能可贵的是有细节支撑了这样的想像,于是,想像再大胆也不会给人以离奇之感,更何况这种细节还颇不少。文章开篇便渲染出资源枯竭的情形之严重,全球仅有淡水在南极,南极被军队重重包围着,淡水使用已经到了凭证供应的程度,因而,“吃、睡诚吾欲,小车价亦高;若为取水故,数者皆可抛。”我取水无望时的欲哭无泪,P总管发水时地小心翼翼,我运水的谨慎程度,到家后处理水的一丝不苟等细节无疑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物心理刻画也就有了足够的可信度。
例文二
不幸的中国鱼
鱼的不幸,似乎更令人同情。近年来,已经连续有白洋淀、大渡河和珠江的鱼类万劫不复地集体壮烈牺牲了,均为有毒性的水闹的。当然,死鱼事并不少见了,只是这样集中地大规模地死鱼,确实令鱼们担忧,毕竟鱼们没有翅膀,也没有腿,它们生活在水中,无法逃脱掉毒水对它们的迫害。
鱼类的不幸,已经有很多年了,主要是生活在比较小的水系中的鱼,它们的生活空间比较窄,毒水很容易对它们造成伤害。如今,大的水系的鱼也逃不脱噩运,原因是毒水越来越多了。越来越多的毒水令鱼类无处可逃,这些饮水为生的生灵,它们是那样地仰天长眠。
鱼类愤怒么?也许它们在毒水的扼制下,曾经跃起,挣扎,搅起愤怒的水花,直接跃出水面自杀性地呼吸空气。但显然无济于事,它们的家园被毒水涤荡,老幼无存。这个世界怎么了?鱼的语言无法传达给人类,我们至今无法破解鱼语,我想它们是在绝望中眼睁睁看着同类离别鱼世,直至最后一条鱼也停止呼吸。
太可怕了,这些死亡之水,在继续流淌,所过之处,生灵涂炭。我们要庆幸我们有两腿,而且还有汽车、火车、轮船和飞机,我们拥有逃避灾难的交通工具。
是的,到地球上所有的水都成为毒水的时候,我们就离开地球,到月球上去。可月球上有水么?
也许会有吧,因为老祖宗说过,天无绝人之路。而老祖宗是没有说过天无绝鱼之路的。所以,我们要庆幸此生为人了,幸而不是鱼类。我们应该惧毒水,包括毒气,沙尘暴,干旱,洪水和泥石流。不幸的是鱼,鱼没有思想,不会创造,只有走向灭绝。鱼令人同情,这些没有进化的动物,不知道人类也是从大水中来,进化了,而且有了思想和创造力;鱼没有进取心,它们完了。鱼们如能吸取教训,趁着最后的日子,以最快的速度进化成两栖类、哺乳类,进化为人类,我们就能同桌共饮了。谈到毒水事件,我们也可以在一起摇摇头,并且感叹那些不思进取的动物:它们真不幸。
解析: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一大公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近年沙尘暴袭京城更为人们敲响了世纪警钟。应该说,环境污染可写的角度是相当多的,一般的学生作文往往容易八面出击、蜻蜓点水,本文切口小,集中笔力审视并反思了鱼类的生存环境,在关注水污染的同时涉及毒气、沙尘暴等,视野相当开阔,“即小”可以“见大”。作者着墨在鱼,其意在人,个中有浓烈的人文关怀。文笔幽默诙谐,启人心智,发人深思。


本题解析:
写作提示:应该说,这是一个大题目,一个很有价值的话题。环境保护之所以与计划生育、土地管理共同构成三大基本国策,现实状况与我们所接受的“资源丰富”的国情教育可谓大相径庭,目前更需要的恐怕是强化这方面的忧患意识。题目的指向是明确的,考生也是有话可说的,诚如题目所提示的那样,可以多角度展开,关键是注意“环境污染”,与“资源枯竭”之间用的“或”字,文章只能写其中一个方面,否则就偏离了题旨。


本题难度:简单



3、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位学者曾提出一个口号:比慢。
在当今生活越来越快的时候,快餐、快递、快车才是一种时尚,慢怎么行?
全面理解材料,请以“慢”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选文体。不得套用,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钱学森生前已有“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美誉。不过,他令世人景仰的不仅是生前身后名,更是淡泊名利、严谨治学、同国家荣辱与共的不朽精神。当下,学界浮躁而官僚的风气、某些学者追求功名利禄的心态,令人担忧。有网友发帖说:一代大师走了,而继承大师精神的人却寥寥无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我”,是每个人在考虑具体问题乃至面对整个人生时常常顾及的概念。对自我的淡化或强化,表现在生活的诸多方面,我们常常面对“无我”与“有我”的拷问。
请以“‘无我’还是‘有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无我”还是“有我”
“无我”,大概是无私奉献,利人而为。“有我”,应是心中存私,利己而为。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无我”与“有我”并不冲突,做了一件利己的事,同时也使他人受益,不求回报,正所谓“无心插柳”,而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德国人普朗克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山村支教,我们认为他感动了中国,但他却说他只是为了推行他的素质教育。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它近乎确凿地告诉我们,“无我”与“有我”在现实中并非是对立的。子曰:“达己者达人。”
在我们身体力行着“有我”的信条时,却无形中为他人,为社会开辟了一条金光大道。普朗克为了“私立”的行为给山村中的孩子带去了多少希望。说他是“无我”吗?难免有些牵强。说他是“有我”吗?好像是,却又不尽然。他的行为在“无我”与“有我”之间闪转挪移,难辨其踪。“有我”与“无我”之间的泾渭界线已然模糊。又或者——我们不妨大胆地推测——“有我”与“无我”本就是统一?
李开复曾就职于美国的苹果、微软、谷歌的要害部门,其薪酬之高令人欣羡,然而在事业巅峰期的他却毅然回国,开办创新科技工厂,使大量青年就业。当问起他时,他却回答,这是为了我的梦想。普朗克,李开复的例子只是千千万万缩影中的两个。一个为了“推行自己的素质教育实验”在大山中一待数十年,造福众多孩子;一个“为了我的梦想”,为千万青年提供了就业良机。“有我”的信念却是“无我”的善举。胡雪岩因为希望将商号开遍中国而散家财赈灾捐国库。霍英东希望“我的国家繁荣富强”在抗战期间一再冒生命危险救济红军。“有我”的个人理想与“无我”的大同社会美好愿景并不冲突,小人别之,君子一以贯之。
为了个人的生计,他们铺设了全国铁路网,公路网,但我们歌颂他们为建设祖国做出的巨大贡献。
在城市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他们做起了清洁员,但我们仍认为他们是伟大而光荣的劳动者。
在社会的传承与发展中,“无我”与“有我”,都是平凡的,也都是伟大的。我终于明白,“无我”与“有我”没有区别,只要我们坚持“有我”时的同时不伤及“非我”,并为“无我”做出贡献,我们也能感动中国,感动世界。


本题解析:
“‘无我’还是‘有我’”是个选择。这是对人生、对现实的思考:
是现实中,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以及如何做人,都将面临的思考,是90后孩子们所作所为在人们心目中印象所导致的思考,是在写作,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将融入的一种什么态度的思考……
也告诉人们:有与无,在这里不一定是完全对立的,只是人们要去突出或抑制的
常见切入角度
首先:要解词,我代指什么?利益?荣誉?个性?……
有我:
贬义: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为了自我
褒义:个性的张扬,个人价值的体现。
有我不等于自我
有我推动历史的发展,自信以及对自己能力的肯定
做任何事情都要投入:歌星的歌声中,乐曲中是否有我?
无我:在利益与荣誉面前,
无我不等于丧失自我
无我中有我---外在无我,内在有我(统一的服装;规矩—表达自我)


本题难度:困难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古代诗歌鉴赏..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