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8-08 03:15:2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正值花期,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显得风姿绰约。
B.失街亭后,多数将领认为马谡虽然随丞相南征时颇有建树,但这次失误重大,罪不容诛。
C.你本来一开始就应该和朋友合作,进行这个课题研究,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
D.这些年轻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风姿绰约”形容女子风韵姿态柔美动人。不能用来指物。B.“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使用恰当。C.“三人成虎”比喻谣言重复多次,就能使人信以为真。此处望文生义。D.“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此处感情色彩不合。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盘点2008年的国内大事,看点多多。下面是一些热点新闻中的关键词:华南虎、汶川、奥运、陕西矿难、神七、三聚氰胺。请任选一个,仿照示例,以“最让我? ?(遗憾、愤怒等情感)的词语”开头,对其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作出简要评析。
  示例:华南虎——最让我遗憾的词语。虽然无缘得见真正的华南虎是一种遗憾,但比这更让人遗憾的是整个闹剧使我们对社会的诚信与公正产生了怀疑。
?


参考答案:参考例句:神七——最让我骄傲的词语。虽然航天员完成任务是一种骄傲,但比这更骄傲的是整个过程使我们对中国的实力与未来充满信心。
     三聚氰胺——最让我气愤的词语。虽然含三聚氰胺的劣质奶粉在市场出售是一种气愤,但比这更让人气愤的是整个悲剧是我们对厂家的诚信与道德产生了怀疑。
     汶川——最让我感动的词语。地震无情人有情,5.12地震的抢救现场让我感动,一个个生命奇迹让我感动,这体现了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庭的团结友爱。(答案不唯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的汇率制度改革,不仅要考虑对周边国家和世界经济、金融的影响,还要考虑自身经济、金融的稳步发展。
B.警察牌号车接送单位职工孩子上下学,表面上看是为社会分忧,实则是权力支配下的谋求私利,“警用校车”还是不要的好。
C.据中新网10月6日报道,苹果公司的前任首席执行官乔布斯已经去世,并在其官方网站登出讣告。
D.据苏州市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之一、剧装戏具制作技艺的传承人李荣森调研统计,剧装制作总成本的60%来自刺绣。


参考答案:B


本题 解析:A.不合逻辑,应为“不仅要考虑自身经济、金融的稳步发展,还要考虑对周边国家和世界经济、金融的影响。C.最后一句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加上主语“苹果公司”。D.表意不明,“第一批……传承人”有歧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最大限度地减少烟害,特别是劝阻有烟瘾的青少年戒烟,对预防肺癌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有重要意义。
B.山东省在全国率先打破高考户籍限制,从2014年起,凡在山东省高中阶段有完整学习经历的无山东户籍的考生均可在山东省就地报名参加高考。
C.互联网应建设成“护联网”,一方面由爱孩子的父母联合起来删除不健康的网页,另一方面要培养孩子正确使用、识别、传播网络信息的能力。
D.篮球评论员杨毅老师说:“中国男篮不是谁带的问题,而是谁带都不行的问题。”这话只说对了前半句,至于后半句,我不敢随便苟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不合逻辑,可改“戒烟”为“吸烟”。C项语序不当,应为“识别、使用、传播”。D项成分赘余,“苟同”的意思是“轻率地表示同意”。
点评:常见的辨析病句常方法有:( 1 )梳理枝干法。即用语法分析的方法,依次检句子的主干和修饰部分。( 2 )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看句子是否合于语言习惯。可与语法分析配合使用。( 3 )造句类比法。对语感判断或语法分析仍吃不准的句子,可仿原句的结构造一个日常用的句子,比较得出结论。( 4 )逻辑分析法。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等方面考虑句子是否得当,句间关系、前后顺序等是否合理。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近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工作已基本完成。据民政部一位官员透露,本次修订有一大亮点:子女“常回家看看”已写入修正草案。草案在“精神慰藉”一章中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
  面对“常回家看看”,写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不少市民有自己的看法。“我觉得这样好,说明对孝老敬老的重视。”市民李家才说,《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把常回家看看也纳入进去,给老人一份法律权利,给儿女一份法律义务,这是法治精神的升华。“‘常回家看看’还要通过法律的形式来强制规定,感觉有些怪怪的。”年轻人周芸说,现实生活中,很多子女不是不愿意常回家看看,而是不能常回家看看,譬如,身在外地,受地域、时间限制等,如路途远,假期少,加班等等,我觉得最好的方式是,自己能干一点,买上大一点的房子,把父母接在身边,这样最理想。
  你对“常回家看看”入法有何看法?请简要回答。(1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A:将子女“常回家看看”写入老年法符合中国传统的人伦道德。首先,这是对老年人权利的维护和保障,老年人不但需要得到物质赡养,还应该得到精神慰藉;其次,子女本来就有“常回家看看”的义务,将其入法,能引起子女在这方面的重视,增进父母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对孝道的弘扬,对提高公民道德水平有积极作用。
B:父母子女之间的纽带是感情,将子女“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没有意义。首先,子女“常回家看看”,对父母尽孝是道德行为,应靠社会宣传引导来提高,而不应该靠法律来强制;其次,子女对父母尽孝应出自真心,把本来应该是出自自愿、出自情感、出自肺腑的事情都变成被动、受法律约束的事,它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和人情味。(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