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十)
2017-08-08 20:51:1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旧体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唐代以前的诗统称为古体诗,如鲍照的《拟行路难》;唐代以后的诗统称近体诗,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B.词是盛行于宋代的诗体,又叫“长短句”。词牌是词的曲调名,如“苏幕遮”等;题目要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如《赤壁怀古》等。
C.《李凭箜篌引》、《梦游天姥吟留别》、《长恨歌》都是乐府诗。后来,由于词也是按谱填写且可以清唱,所以,词的别号也叫“乐府”,如《东坡乐府》。
D.唐代诗人杜甫有“诗圣”之称,李白有“诗仙”之称,王维有“诗佛”之称,李贺有“诗鬼”之称。


参考答案:A(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为古体诗。)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选出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 ]

A.狼藉
融汇贯通
惬意
冠冕堂皇
B.茅塞顿开
一言以蔽之
窥伺
陷阱
C.铤身而出
纨绔子弟
措手不急
涣然一新
D.谪居
孽根祸胎
渲泄
聒噪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
A.唾弃沉睡千锤百炼捶胸顿足
B.憔悴粉碎猝不及防出类拔萃
C.土坡偏颇披星戴月随波逐流
D.悼念泥淖绰绰有余掉以轻心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A项中“唾”读tuò,“睡”读shuì,“锤、捶”读chuí;B项中“碎”读suì ,“猝”读cù,“悴、萃”读cuì;C项中“坡、颇”读pō,“披”读pī,“波”读bō;D项中“悼”读dào,“淖”读nào,“绰”读chuò,“掉”读diào。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风风雨雨中,他每天都在山里敲呀、凿呀,他用手锤敲醒了太阳,他又用手锤敲落了月亮,敲得石头都有了感情。
B.在人生大树上,做一颗平静掉落、饱满结果的果实;在人生舞台上,做一个从容谢幕、认真演戏的演员,这是人生的大智慧。
C.我们这一代人的前途命运,犹如一天的气候,一大早只见阳光灿烂,红霞满天,岂料转瞬间乌云密布,阴风袭人。
D.李清照身为女人,她既不能像岳飞那样驰骋疆场,也不能像陆游那样和朋友痛痛快快地使酒骂座,甚至也不能像辛弃疾那样上朝议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成长的终身老师。如 何维持老师身份的新鲜感,大家    ,互不相让,这使得年轻的父母们无所适从。
②对于什么是企业人才,与会者    ,但有一点得到公认:引领未企业发展的人才必须具备领导才能、谈判能力和全球思维三大条件。
③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为什么是最美的?500多年,人们一直对此    ,即使是同一个观者,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有所不同。
A.莫衷一是各抒己见各执一词
B.各执一词各抒己见莫衷一是
C.莫衷一是各执一词各抒己见
D.各抒己见莫衷一是各执一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词义辨析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辨识,然后做出判断。各执一词指各人的说法,意见不一致,但都有明确的观点或态度。莫衷一是:强调很多人意见各不相同,众说纷纭。各抒己见:指各人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所以选B。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