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8-08 20:55:0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侦查人员认为,这两个案件表面看没什么牵扯,实际上却藕断丝连,应做认真分析。
B.在《病榻杂记》中,季羡林郑重其事地请求辞去人们送给他的三个称号“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
C.莫言小时候生活在山东农村,他热爱家乡一草一木,现在他虽然生活在城市了,可是情随事迁,家乡的一切仍让他魂牵梦萦。
D.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善于虚张声势把大家的自信心树立起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注意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三个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错误选项,同时,注意多义词语的积累记忆。A项,“藕断丝连”用于形容爱情表面断绝关系,实际还有牵连,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散文的“形”主要指散文的选材和行文方式,? ?
①所以古人常有“传神”“神韵”等说法。 ?
②没有了它,一篇散文就散了架,也就支撑不起来。
③而散文的“神”主要指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绪、主题、意蕴、发展线索等。
④如同兼具形体和精神才能成为活生生的人一样,好的散文也应该“形”“神”兼备。
⑤可以说,“神”是散文的主心骨。
⑥好像一个人的精神等内在的东西,你只有经过细细琢磨才能感受到。 ?
A.②①③⑤④⑥?
B.③⑥⑤①④② ?
C.③⑥⑤②①④?
D.②①③⑥⑤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面这首诗题为《途中》,语序已打乱,调整后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双燕引雏花下教 ②风卷云开陡顿晴 ③烟江远认帆樯影 ④雨中奔走十来程 ⑤一鸠唤妇树梢鸣 ⑥翠条浓处两三莺 ⑦山舍微闻机杼声    ⑧最爱水边数株柳
A.④②①⑤③⑦⑧⑥
B.②④⑧⑤①⑥③⑦
C.②④③⑦①⑤⑧⑥
D.④②③⑦①⑤⑧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诗写诗人春日途中所见。第一联写天气,第二、三联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描写所见所闻,尾联突出诗人的最爱。本诗为律诗,第二、三联为工对,偶句押韵。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5分)
有人说现在知道“周迅”的越来越多,知道“鲁迅”的越来越少知道“比尔”的越来越多,知道“保尔”的越来越少;……
(1)请仿照上面画横线的句子,在省略号处再补写两句。(2分)
答:?
?
(2)请对这种社会现象作出简评。(3分)
答:?
?


参考答案:(1)知道“QQ”的人越来越多,知道阿Q的人越来越少;知道“情人节”的人越来越多,知道“七夕节”的人越来越少;知道“就要发”的人越来越多,知道“九一八”的人越来越少;知道“爱情”的人越来越多,知道“艾青”的人越来越少……(2分)
(2)这反映传统、经典文化遭冷遇而流行、时尚文化受青睐的社会文化现象,这是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念逐渐失衡造成的,我们应该大力倡导人们重视传统文化。(3分)


本题解析:第一问考查仿写,第二问考查评价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阅读方式在数字时代已发生变化,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4分)
(1)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近完成了“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请根据以下两个统计表简要说明调查结果。(2分)

(数字媒介阅读包括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
(2)请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选取传统纸质媒介阅读和数字媒介阅读两种方式的一种,概括起特点并略作说明。(2分)


参考答案:(1)近年来各媒介综合阅读率逐年上升,其中数字媒介阅读率近三年上升迅猛。
(2)提示:概括出任意一方式任意特点,说明合理即可。


本题解析:本题采用图表分析的形式,旨在考查考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图文转换能力。图表分析题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来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提取、挖掘其中隐含的信息,进而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其特点在于将抽象的数据通过图形和表格转成直观的信息,以展示某种变化,进行相关比较,总结发展趋势等。解答此类题,首先应该看懂图表,总结图表中 传递出来的信息,然后在此基础上对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作深入地思考。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