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倘若才华得不到承认
与其诅咒不如坚忍
在坚忍中积蓄力量
默默耕耘
诅咒只能让原来的光芒黯淡
飘来的是云
飘去的也是云
既然今天
没人识得星星一颗
那么明日
何妨做皓月一轮
请你根据对这首诗的理解,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要求:自主
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请以“笑脸”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笑脸
春节里,我呆坐在家里没事干,就出去逛逛,路上碰到了以前学校的同学静。
“最近怎么样?”她笑着问我。
“哦,挺无聊的。呆在家里没事干,光是看电视玩电脑。无聊的要命。”我抱怨道:“春假真是过得一年不如一年了,你呢?怎么样?”
“呵呵,”她干笑了几声,“也挺无聊的呢。”她顿了顿,说:“不过呀——”
她故意没有说下去。
“什么啊?”我无奈的按照她的“剧本”说道。
“你猜猜看。”她喜滋滋地说。
“你不说我走了。”我一点也没有兴趣听她所谓的什么喜事。
“好啦,我告诉你哦。”她神秘的看了看四周,低声说:“你要保密呐!”
“好好好。”
“告诉你哦,那天我考试的时候,我的那个桌子的桌兜里有一本物理参考书。我一看还是新的!连名字也没写,我就拿来了。”
这番话,伴随着她得意的笑脸。
“什么?那应该是这个桌子原来的主人的书吧?”我有些惊讶。
“可能吧,管他呢。我都拿来了。”他不以为然“那谁叫他没写名字呢。”
“可是你怎么能这样?这是偷吧。”我有些生气,其我怎么会有这么一个朋友。
“我不是偷,是拿。他放在桌兜里的呀。”她依旧不以为然的样子:“不拿白不拿,这么大的便宜,傻子才不拿呢!”
“是么。”我心里突然有一种空寂,不安。仿佛拿书的不是静,是我。
她笑着和我道别,而且“好心”的交给我她的方法。
看着她的笑,一瞬间,我觉得她好讨厌。
这样的人数不清,我没有办法指责她些什么。
或许,很多人占了便宜后,也是那种笑。
那么得意,那么激动、
当自已丢了东西后,却掘地三尺,不论如何都要找到。找不到又怨天尤人鬼哭狼嚎。
又或许,这就是贪婪,是本性。
在这个生活节奏逐渐变快,竞争压力渐渐变大的社会里,恢复的是本性,失去的,也是本性。
我想静她,得到了一本书。失去的,却远远大于一本书的价值。比如,诚信。比如,别的。
这也许就是因小失大。因为人在得意,在笑得时候。总是想不到什么叫代价。什么时候,自己会哭。
失去了美好的本性,也丢掉了最美的最宝贵的东西。也许这也是为什么人总幻想有“后悔药”的原因吧。
隐约中,我又看到了那张得意的笑脸,那张脸上,看不出一丝悲哀。
几天后,听说静丢了新手机。
她哭了。
本题解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构思时,可从面对困难、挫折、做错事等时,一个“笑脸”所带给人的鼓舞和力量,笑脸是一种关爱、鼓舞、信任、力量。可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一些面对迷茫挫折困难失误等问题时,老师、亲朋好友、家长等给自己的一个笑脸,所带给自己的影响。也可以写自己对处于困难,没有自信的同学朋友等,给他们一个笑脸。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作文
请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一)《宋书·郭原平传》载:一小偷在郭原平家的菜园里盗竹笋,被郭原平偶然撞见。小偷受惊逃跑,不慎跌入水沟。原平因自己不能广布博施而深感愧疚,于是在水沟上架一小桥,并采摘菜园里的竹笋置于篱笆外,以便需要者随时取用。可是从此再也无人盗笋。
(二)《悲惨世界》中的情节:越狱苦役犯冉阿让,受到米里哀主教的盛情款待后,盗窃主教家的银器深夜潜逃。黎明时分,冉阿 让被逮到主教前。但面对警察,米里哀大主教却从容地笑着对冉阿让说:“啊,我的朋友!我还有许多东西要送给你,你为什么不一起带走!”躲过牢狱之灾的冉阿让跪在地上,吻着主教大人的脚面嚎啕大哭,流下了忏悔的泪水。二十年后,一个叫海滨蒙特伊的城市,人们传颂一位伟大仁慈的市长马德兰先生的事迹:他以办实业行慈善,救活了许多无家可归或濒临死亡的穷人。马德兰先生其实就是化名后的冉阿让。看来,要使人活得有尊严,下列要素是不可或缺的:宽容,信任,尊重;知耻、自律,自强;富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一)审题?着眼于揭示“人活得有尊严”与后面诸要素之间关系的,按一等给分;单独写后面诸要素如“宽容”“信任”“尊重”等,按二等给分;单独写“人活得有尊严”,按三等给分。
(二)表达、结构、书写等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请你以下面提供的文字为开头,自选角度,自拟题目,续写成一篇文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含提供的文字)。
有位哲人说得好:如果你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当一条小路;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决定成败的不是尺寸的大小,而在于做一个最好的你。
参考答案:
NO.1
有位哲人说得好:如果你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当一条小路;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决定成败的不是尺寸的大小,而在于做一个最好的你。
也许你常常抱怨自己没有怡人的相貌,没有动人的歌喉,没有惊人的壮举,没有骄人的成绩,没有……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也许理想和现实总存在着差距。那么,面对这些,你是无奈,是悲痛,还是积极进取?我想每一位有上进心的人都是不甘沉沦的。
其实,许多事情我们是无法改变的。那我们又何必为此而悲观失望,痛苦不堪呢?但是,我们能够改变自己的心,改变自己的情绪,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这,不也是一种美吗?
曾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每天挑着两只木桶上山担水,一只木桶完好无缺,一只却有裂缝。每次主人挑水回到家时,好桶里的水总是满的,坏桶里的水却只有一半,坏桶因此黯然神伤。但是有一天,主人忽然发现,在山路的左侧,也就是坏桶所在的那一边,开满了小花,而右侧却没有。原来坏桶一路洒出的水正好被种子吸收,才开出了花朵。有时候残缺也能创造出一种美。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只残缺的木桶,因此,我们又何必自寻苦恼呢?你只要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人生不也同样有意义吗?
再次回顾哲人那段话,我想,大道固然引人注目,但小路也自有小路的风味;太阳虽然被人高歌,受人关注,但哪一颗星星不是“太阳”?只不过它距离我们太遥远罢了,而实际上,它或许比太阳更大,更亮。
总之,社会需要各种人才,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位置。我们不必去追求那些遥不可及的梦想,只要做一个真实的、最好的你就可以了,不是吗?
简评:本文针对我们现实中的自己说起,讲了一个故事,很有寓意。“社会需要各种人才,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位置”文中说得很对,每人都有美丽的一面,都有自己的“风味”。文章语言流畅,有文采。
NO.2
有位哲人说得好:如果你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当一条小路;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决定成败的不是尺寸的大小,而在于做一个最好的你。也许我只是初谙世事,也许我和生活离得太远,我总是把一切想得太简单,似乎天上的星星都能唾手可得。当然对于未来我更有一个灿烂的梦想:从容地走向高中,从容地走向大学,然后从容地走向自己喜欢的岗位……一切都风雨无阻。但老爸最终给我下了定义:幼稚,天真。我很不服气。
后来,我才发现自己编织的梦是那么难圆:升高中不从容,险些以一分之差名落孙山;进入高中,和几百个同学的几番角逐后,我又榜上无名,升大学也就不那么从容了,更别说工作、家庭、未来了。我服气了。
于是我迷路了,怎么办呢?自己的路要自己走,可我只是一叶扁舟,在浩瀚无边的大海中随波逐流,我完全失去了自我,我不知道东西南北,我甚至不知道我姓啥名谁,似乎再有一秒钟,我就要被淹死,我在做着垂死的挣扎。
一位哲人救了我,他抛给我一根“救命稻草”,正如题首所言,我茅塞顿开,岂不做一个最好的我?
“一切都尽力完成,只要努力去做,即使失败也无怨无悔。”我告诫自己。我开始用现实的目光重新审视周围的一切:生活其实并不简单,每件事都不是想像的那么容易。“要做得最好,要尽力”,我勉励自己。于是我坚持每天晚上跑三千米。朋友纳闷,说:跑步早上效果最佳,为何要在晚上呢?我告诉他,我要锻炼自己的意志,并不单单为了身体,不管困难有多大,我都会坚持下去。我的学习成绩很差,但我会尽力;我别的都不行,但能坚持跑三千米。人活在世上,总得有一点成就吧,即使是微不足道的。正如哲人说的,做条小路做颗星星,只要尽力去做了,自己就是最好的,最出色的。
做一个最好的我,是我的人生信条,它将伴我终生。也希望它能成为众多迷惘者的精神支柱,使他们在漂泊中有一个明确的选择,凡事都要尽力,只要做得最好。
简评:作者以自身的经历来说话,从一开始的理想到现实中的挫折,认识改变了,哲人的一段话,更使作者认识到“做最好的我”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现身说法,对人说服力极强。
NO.3
有位哲人说得好:如果你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当一条小路;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决定成败的不是尺寸的大小,而在于做一个最好的你。
这是对自我的一种关注与肯定。这不但是一个人的快乐之源,更是成功之源。它告诉我们,要做我们自己。
做我自己,是一种对自我的关注,要求我们肯定自己,欣赏自己,超越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
肯定自己,就是要喊出“我能行”,这是一种自信的表现。有了自信,你会更加有激情,也就更快乐。当然,自信也是成功的一半。我们不难看到,不管是商海大潮中的弄潮儿,或是叱咤风云的人物,还是奥运会领奖台上的运动健儿,他们的成功之花,都少不了自信的浇灌。
欣赏自己,就是要喊出“我真棒”,这是肯定自己后的进一步表现,是在你取得一定成功后给你的更大的动力。现今时代,是一个多元化飞速发展的时代,这个时代给你更广阔的天地去展现自己。你若想走向成功的舞台,就得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并把它发扬出去。这时你会发现,你原来也很优秀,这样你会更快乐更自信,想古时的诸葛亮能自比于管仲、乐毅,作为今天的有志青年,我们难道就不能喊出“众人间,我独领风骚”的豪言壮语吗?
超越自己,就是要喊出“我努力”,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要不断奋斗,不断进步的。当人们问球王贝利哪一个进球是最精彩的时候,他回答“下一个”。这是对自己能力的信心,也是对已有成绩的超越。张海迪身残志坚,刻苦学习,掌握多门外语,还学会了针灸,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对残疾病痛的抗争,也是对坎坷命运的超越。越王勾践含羞忍辱,卧薪尝胆,最后一举打败吴国,这是对自己过失的反思,也是对惨痛失败的超越。超越自我,给我们以动力去战胜困难,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发现自己的不足,就是要喊出“我还差点”,这份虚心是不可少的。“古之圣人,其出人也亦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古人留下的虚心求教,取长补短的风气,我们不能丢,这里在肯定自己后的必要补充,能保证我们取得成绩后,在鲜花与赞美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会迷失方向,人要有傲骨,更要虚心,保持一颗平常心,正视自己的成绩,发现自己的不足,能让你取得更大的进步。
做我自己,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美德。它让你明白,自己很平凡,也很优秀。朋友,鼓起勇气,把自己当作自己,你会发现,成功在向你招手。
简评:本文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做我自己”,文章从四方面写起,分别是“肯定自己”、“欣赏自己”、“起越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这四个方面,一个比一个更进一层,一个比一个更高要求自己。文中例据丰富,如奥运健儿、诸葛亮、贝利、张海迪、勾践等,并引用了名言,语言简练有力。
本题解析:人的一生中,总有理想。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或是科学家,或是文学家。每个人都有自己崇拜的对象,希望自己也像他们一样。可是人的天分不同,机遇不同,所以,不是每个人的所有愿望都可能实现。总有失落的时候,其实,人与人不同,我们最好的是展现自己的风采,做一个最好的自己,在自己的位置上照样可以闪光。这个社会既需要爱因斯坦、居里夫人,也需要李素丽、徐虎。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一个人向禅师请教怎样掌握更多的智慧。禅师笑了笑,从桌子上拿了一个苹果,咬了一口。过了好一会儿,禅师将口中已经嚼烂的苹果吐在手掌当中,对着这个人说:“来,把这些吃下去!”?这个人惊惶地说:“大师,这——这怎么能吃呢?”禅师又笑了笑,说:“我咀嚼过的苹果,你当然知道不能吃;正如汲取别人的智慧,必须经过你亲自去咀嚼。”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绝知此事要躬行
雾里看花,你看不到花儿为了盛开流下的汗水;水中望月,你看不见它的皎洁之下的灰尘。世间的事情,全都是雾锁烟笼,想探求生命的真相,请以心为眼,躬行探求。
昭君一个人、一方冢、一生探求。
山如黛、沙如风。山还是那隐隐的青山,还是那沉淀着中华文明的青色,只是少了位从群山中走出来的佳人。沙还是意欲吞人的黄沙,还是那隔着中原与塞外的飞沙,只是多了位从中原走出来的佳人——昭君。人人都说塞外凄苦,那儿的人杀人如麻,但你不怕。没有亲身经历,道听途说,可信吗?于是你毅然踏上了出塞的马车,一路微笑,你要用行动向世人证明:世上的事,要亲身探看,方可相信。事实证明,你赢了。塞外荒凉,但民风纯朴。你的躬行,为历史画上了最浓重的一笔。
昭君,没有被表面迷住了双眼,你亲手用躬行打造了自己的未来。
真哉,绝知此事要躬行。
司马迁踏遍千山万水,只为一个“真”字。
当飞雪和阴霾在东升西落的轮回中湮没成已逝的沧桑时,你便把执著的追求和生命的躬行铺垫成生命的厚程。一部《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岂可不尽不实,道听流言,司马迁深知,真相需要躬身以求。于是他拖着残缺之躯,踏遍千山万水,揭开了历史的面纱,终于《史记》成史家之绝唱!他把真相幻化成笔端流淌的华彩。用躬行呐喊出历史的宣言。
司马迁用他一生的躬行创下了万世不朽之篇章。史家绝唱当之无愧。
壮哉,绝知此事要躬行。
苏东坡高唱赤壁东风,你潇洒成千堆雪。坟岗茫茫,醉射天狼,杨花愁点五分,三分雄风浩荡,苏轼之才,自不必说,但让我五体投地的不是他的才华,而是那一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的得名多有说法,却没有一个人去躬身探求,除了他。他没有被表象所迷惑,没有被前人所扰,只是默默地验证。好一个苏轼,只为他的躬行,我五体投地。苏轼的躬行,也许只是历史的插曲,但其人格由此可见。
伟哉,绝知此事要躬行!
思绪纷飞,穿越千年的繁荣尘杂,我不由感叹,绝知此事要躬行。
仰望星星的人,总以为星星没有纤瑕,飞上星星的人才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渣。面对世事,万不可被其表面所迷惑,需躬身亲试,方能得其真。世间的万象炫人心目,请借东海之水,洗尽迷幻假相,用躬行去探求生命的真相。
本题解析:这是篇材料作文。材料作文的基础是对材料的意思范围的把握。对材料意义范围的把握,可以采取抓住关键句法,如本题材料中禅师所说的话“正如汲取别人的智慧,必须经过你亲自去咀嚼。”抓住这句关键句,本材料的主旨也就较明显:苹果甜美的滋味,是需要由自己来品尝与体会的。同样,真正的智慧只有自己在实践中摸索才能获得。
可从以下角度来立意:强调凡事只有身体力行、亲身体验,才能体会其中的真意(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的过程,除了你自己,没有任何人可以代劳;只有自己不断实践、反省、思考,才会有自己宝贵的经验;在获取智慧的道路上,要想获得成功没有捷径可走等等。
当然,也可以从材料中所涉及的对象出发,从不同对象的做法中去把握材料的意思范围,生成作文的立意。如从禅师的角度立意:教育要引导学生自己去体会、探究,教师决不能包办代替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