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常见题型》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八)
2017-08-09 20:24:2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请以“?和我的悄悄话”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不少于800字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开放性试题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写作题  真正的快乐是什么?是《悲惨世界》中冉阿让对芳汀女儿的真情呵护,是《红楼梦》中林黛玉葬花后的内心释然,是陆幼青在病魔控制下动人的键击声,是陈丽明伺候病危女儿时的轻轻叮咛,是徐虎在给居民清理下水道时的重重喘息,是李素丽在卖票时真诚的笑意……真正的快乐从哪来?人们都说当你在为自己既定的目标奋力前行,在挫折与痛苦的磨砺中,在忘我的追求时,她便悄然来临,真正的快乐无影无踪,来也如风去也如风,她可遇不可求,那些为追求快乐而“快乐”的人,恰恰不会求得真正的快乐,而那些对事业、工作、学习和生活全身心投入的人,常常会于不经意间,因真正快乐的光临而心旌摇荡,甚至手舞足蹈。你心中“真正的快乐”是什么,你是怎样看待“真正的快乐”的?你有相关的体验或见闻吗?请以“真正的快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
本题在审题上没有太大的难度,对于“真正快乐”内涵的理解,在话题原材料中已给了足够的明示,意在引导学生在立意上不出太大的偏差。在思路的打开方面,话题的原材料也做了必要的提醒,比如从名著中选取角度,从困境里的人事中选取角度,从平凡岗位的人事中选取角度等等,思路开阔了,对话题的理解也就深刻了。而要写好本题,还应注意以下三点:其一是要直面“真正的快乐”,做到中心突出,话题突出。在写作中,要抓住“真正的”做文章,最好是要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快乐的比较,从而强调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其二是在写散文或议论文时,要注意选材的准确精当,不能将“快乐”强加到古今中外的人事当中去,而应在下笔之前充分筛选,选择那些的确能体现“真正快乐”的材料,并能对他们是“怎样真正快乐的”加以必要的详述,使之更富有感染力;其三是要注重真情实感,因为“真正的快乐”往往是发自内心的,是—种微而不可雕饰的情绪,所以针对本话题,要情感真挚。参考拟题;让快乐在心底歌唱;用心取悦生活。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资料介绍说,在美国,当小孩不吃饭的时候,母亲常常这样逗孩子:“赶快吃!你再不吃小心中国人都来抢光了!”的确,在中国文化和现实境况中,不少人的行动原则,就是抢先得到实际的好处和利益。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一些人时时处处都不择手段地“抢”,把我们的社会变成一个越来越崇尚“抢”的世界:在交通路口,我们看到了抢着闯红灯的行人、自行车和汽车;在凡是需要排队的地方——无论是物质领域还是精神领域,我们总能看到试图或已经“加塞儿”的人……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请以“我们的心可以遨游到多远?”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是一个以问句为形式的命题,常常会把我们的思维引向一个回答问题的误区。要想摆脱这种误导,就需要我们对命题进行更细化的拆分:我们的心可以遨游到什么地方?哪里才是我们心灵栖居的家园?我们拥有的是不是我们的灵魂所需求的?我们为什么不满足于现实?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现实?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逼近问题之源时,我们会发现生活的本质。现实生活总是以其固有的方式展开,而梦想却总是在不远处招手。在无数次追问之后,我们也许不得不承认:我们无法抵达彼岸。或者说,我们的心无法遨游到我们想要到达的地方。之所以无法抵达,原因大抵在于物质的诱惑带给我们或多或少的心灵上的浮躁。然而,谁又能弃物质而居?就如勤奋工作而不索取工资一样地生活在贫困交加中,怎么能够去遨游苍穹万里、春秋千年?大超脱者总是以不能超脱为前提的。他知道自己能够超脱什么,不能超脱什么,惟有知道“自己不能”而为“能为之事”方是“大为”。
看不见前方的路是盲目的,而只看着前方,脚下的路便会变得呆滞,心也会觉得疲倦。勇敢的心总是在未知与已知之间作一场博弈,在已经选择的路上坚定地向远方走去。理想主义的光芒将指引我们前行,而现实的力量也不得不在我们思考的范畴之内。完全的理想化将置我们于虚幻之边境,悬空而下也许便是不可测知的绝壁深渊。与其追问我们的心可以遨游多远,莫如承认我们的心可以在多大的夹缝中迂曲而进。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2009年10月6日有“光纤之父”之称的华裔学者高锟获得了本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表示:“我从来没有想过会获奖。”无独有偶,德国女作家得知自己获得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后也惊讶地表示“非常意外。再往前数,2004年以色列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赫什科就很平淡地对记者说:“不仅没有想到会得奖,甚至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化学奖候选人。”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也平静地表示说:“我从来没有想到,我本人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同时认为“自己没有资格获得这一大奖”,并宣布自己不会去领奖。
  没想到”“很意外”,是这些获此殊荣的科学家和作家的感受,反映了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可以看出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评委们的评选情况。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