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8-09 20:29:5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臾(zhuān)序(xiáng)彩(qiān)不可食(shēng)
B.罟(cù)不(yīn)鱼(biē)鸡狗彘(tún)
C.洿池(wū)暮(ǎi)凝(yē)弃甲兵(yè)
D.饿(piǎo)菊(kǎn)憔(cuì)虎出柙(sì)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多考查生僻字、多音字和形似字。多音字有时会因为作动词和作名词的不同,读音也不同。形似字要按照意义的不同,读音也不一样。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声调、韵母是否正确。没有把握的可以用排除法,省时省力。B角力jiǎ-jué,C长歌当哭dāng- dàng,D乘车chèng -chéng。这三项都是多音字误读。A、彩(jiān)B不(ān)D菊(jiàn)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3分)
A.因为缺乏位置感,他们 根本就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在他们看来,平民意识犹如一块一文不名的破布。
B.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黄发垂髫的孩童,都被这盛大的场面深深的吸引住了。
C.老师,您的好意,我只能敬谢不敏,因为我有自知之明,我做一名普通学生尚可,班长一职实难胜任。
D.老校长拍着我们的肩头,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一定要努力学习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一文不名”:一个钱也没有。名,占有。B项“黄发垂髫”:黄发,指老年人;垂髫,指儿童。C项“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自谦之词,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不能够接手。D项“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讥诮qiāo翘qiáo首一幢zhuàng楼房强qiǎng颜欢笑
B.靡mǐ丽伺cì候鞭辟pì入里犯而不校 jiào
C.属zhǔ望剽biāo悍唧唧喳喳 chā差chà之毫厘
D.关卡kǎ蜷juǎn曲供gōng不应求拾shí级而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诮qiàoC剽piāo喳zhā 差chāD卡qiǎ蜷quán拾shè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将下面的长句改为四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这部为新世纪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奠基的好书搜集整理了许多以中小学语文教育问题为重点的既对史事有概要介绍又略有分析的能让读者得到探究语文教育规律的线索的研究资料。
答:①?
?
?
??


参考答案:①《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这部书搜集整理了许多以中小学语文教育问题为重点的研究资料。②这些资料既对史事有概要介绍,又略作了分析。③它能让读者得到探究语文教育规律的线索。④因此,这是一部为新世纪的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奠基的好书。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长句改短句的能力。方法步骤:首先提取长句主干,形成一个短句。①《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这部书搜集整理了许多以中小学语文教育问题为重点的研究资料。第二,把长句的修饰语改写成几个短句。②这些资料既对史事有概要介绍,又略作了分析。③它能让读者得到探究语文教育规律的线索。④因此,这是一部为新世纪的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奠基的好书。第三,检查句子顺序,查看表达是否顺畅准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从此看见许多新的先生,听到新的讲义。
B.他没有听取导师的建议,对论文的观点加以修改,变更全文的结论。
C.对偶尔失足的青少年,应耐心教育,热情帮助,而不是歧视他们。这不利于他们改正错误,也不利于对他们的教育工作。
D.在美国家庭中,汉语已成为继英语和西班牙语之后又一种得到广泛使用的语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由于“新”的多义:“新的先生”可理解为“陌生的”或“焕然一新”;“新的讲义”可理解为“新发的”或“最新出版的”。B、“导师的建议”不明确。C、“这”指代不明:“不要歧视他们”,还是“歧视他们”?)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