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8-09 20:29:5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注音没有错的一项
[? ]

A.息(qī)?
(jiá)
妄自薄(fěi)
竹难书(qìng)
B.宁(wǔ)?
予(jǐ)
疾风草(jìn)
花生(bāo)
C.饿(piǎo)
(chǔn)
羽而归(shā)
古不变(gèng)
D.感(kǎi)?
舟(biǎn)?
酒阑灯(xiè)
罗布(p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目前,出口疲软,消费低迷,种种手段难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而固定资产投资却可以产生立杆见影的效果,因而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B.邀请企业家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梳理和把脉,有助于纠正大学生的一些偏面认识,弥补他们经验匮乏的缺陷,对其日后成功创业大有裨益。
C.横滨世乒赛落下帷幕,中国队囊括了单项金银牌,国人振奋之余心生感慨:我们的表现固然可以赢得世界敬佩,却易导致球赛精彩不再。
D.这个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想象空间很大,如果有人感兴趣,足可以把它改编为一部悬念丛生、高潮叠起的电视连续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修辞、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哪怕我只是一块砖,也要去构筑祖国繁荣富强的大厦;
?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颁奖词是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文字对获奖对象进行准确的陈述与评价。例如,201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颁奖词是: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请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个拟写一段颁奖词。要求:包含人物的主要事迹;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80字。(4分)
鲁迅?杜甫?曹雪芹?桑地亚哥


参考答案:杜甫——不在乎官职的卑小,不在乎房屋的狭促,杜甫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仍然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一个诗人的职责。他的诗,不但是自己心声的反映,也是时代的写照。他在和平之时快马轻裘,显示了诗人的浪漫;在战乱之际不忘犹国,显示了君子的风范。他的伟大,不仅仅在于诗风的沉郁顿挫,更在于千古罕有的人格魅力。在盛唐诗人的璀璨星空中,杜甫无疑是最闪亮的一颗!
曹雪芹——为了一个梦,他忍饥挨寒,孜孜不倦;为了一个梦,他呕心沥血,笔耕不辍。一部《红楼梦》,凝结了一个文人的辛酸血泪;一部《红楼梦》,映现了一个时代的风雨沧桑。“增删五次,披阅十载”的他,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
鲁迅——把生命献给中国,让世界为之景仰。矮矮的身躯,创造出崇高的事业;瘦削的肩膀,承载着千年的使命!从狂人的眼睛里,我们读出了历史的沉重;从阿Q的身影中,我们体会到变革的艰难;从坟头的花环上,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你在荒野里呐喊,你在孤独中彷徨。荷一杆长戟向黑暗进攻,采一片朝花为自己送行。巨星陨落,天地同悲;巨著行世,千秋共仰!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语句扩展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结合人物的具体经历和历史的贡献来写。尽量讲究文采,运用修辞手法。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目前中国的内需不足,最大的问题在于农民的消费水平低。如果国内农民的消费水平达到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那么中国的GDP就可能翻一倍以上。但即使在城市,居民收入分配也不公平,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要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国民收入水平,就得从重大制度改革入手。
  首先,居民收入分配方面,得从制度改革角度改变当前的城乡二元结构,让更多的农民进入城市。如果单从政府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国城市化率已经在47%以上,但是实际上,这些进入城市的农民与真正的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仍相差很远。在这种情况下,农民进入城市不仅不能有尊严地过上城市生活,他们的消费能力也无法提高。要让中国的城市化成为真正的城市化而不是虚假的城市化,就得全面取消当前这种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户口管理制度,对土地制度进行改革。
  其次,这些年来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这里既有初次分配方面的原因,也有再分配方面的原因。但最大的问题是制度性的政府权力对社会资源、收入分配占绝对主导地位。这种制度性安排,一方面让绝大多数居民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低,政府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另一方面,让靠近权力者获得的财富越来越多,政府权力成了财富收入分配的最主要工具。
  再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分享经济发展之成果,不仅仅在于其名义工资的增加,更重要的还在于基本的民生消费品价格是否回归理性。这些都与当前中国的制度安排有关。
1.哪些因素导致了中国的内需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扩大内需,需要作出哪些制度方面的变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农民的消费水平低;
  (2)收入分配不公平,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意对即可)
2.(1)全面取消当前这种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户口管理制度,改变土地制度,改变当前的城乡二元结构,让中国的城市化成为真正的城市化。
  (2)改变政府权力对社会资源、收入分配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制度性安排。
  (3)让基本的民生消费品价格回归理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