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8-09 20:53:3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文身? 诡谲? 流金铄石?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B.桥礅? 碑帖? 原物璧还?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C.简练? 宽宥? 犯而不较? 万壑争流,千崖竞秀
D.更迭? 歆享? 濯污扬清? 明枪易躲,暗剑难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
(1)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2)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3)??。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4)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参考答案:
(1)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2)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3)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4)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比较下列两段文字的语言有什么不同。
  A.花很懂得虫情世故,它知道昆虫决不肯白白地替它效劳。它必定要备一份厚礼,才请得到媒人。所以它特别制造了香甜的花蜜,作为酬谢媒人的筵席。这还不算数。花恐怕昆虫不知道它有花蜜,还用了心计,装上艳丽的花冠,散出芬芳的香气,利用美色芳香来招引昆虫上门。这跟商店用大招牌、装霓虹灯招引顾客有些相像。
  B.赖特发现,哈得逊湾的北极熊冬季生活艰难,要花很大力气去捕捉海豹、鱼类,过着紧张的流浪生活。到了夏季,冰雪消融了,北极熊转移到陆上生活,这时,食物来源丰富了,北极熊不必为猎食而整天奔波。它们吃?饱喝足了,就进行各种游戏,如摔跤、奔跑、追逐、滑坡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A段文字写花为了招引昆虫来为它传粉就精心地打扮自己并且酿出香甜的蜜来引昆虫上门。作者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描写生动形象,富有文学色彩。B段文字的语言没有进行描写,只对北极熊的夏天和冬天的活动进行了叙述,语言平实,不如A段文字生动形象。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2012·高考山东卷)根据语境,仿照下面句子中本体(画线部分)的句式,补写出两个恰当的喻体。
作诗填词,本来是为了传情达意。如果写出的诗词不能传情达意,这就有如 __________________,又如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什么用呢?


参考答案:(1)做出的饭不能吃 缝好的衣服不能穿。(2)盖的房子无法居住 修建的高速路不能通车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能力。要联系生活实际,选定“诗词”的喻体,同时传达“不能传情达意”、没有效用这一语意,并兼顾句式的一致性。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每一个人的人中都有一个关于未来的描绘,这些描绘常常充满着憧憬和诱惑,激励着人们为理想而奋斗。
B.某小学的一个语文教师,一天内就两次罚全班同学站了两个半小时,影响很不好。
C.这个村连续两年获得很大丰收,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大米,而且不吃国家的救济粮了。
D.无数历史经验证明,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发展高新科技事业,才能使中华民族赶上世界上先进的国家和地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岐义C、语序不当D、重复——“被”即有“挨”意)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