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作文。
手,是大家司空见惯的。它是那样的普通,但细想起来,它却又是那样的重要;它是那样的平凡,但细想起来,它又是那样的珍贵。因为它不仅仅是人体的一个器官,更是创造价值、传迭情意的一种工具。手,往往会勾出人们许多的联想。
请以“手”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在一节美术课上,老师拿出一管白色的颜料,问大家:“看到白色,你们会想到些什么?”
有的同学说:白色,如雪,如玉,干净,圣洁。
有的同学说:白色,适合做底色,任何颜色在它的衬托下都更加醒目。
有的同学说:白色,很脆弱,一旦染上其他颜色,很难洗干净。
有的同学说:白色,具有诱惑力,一看到它就让人禁不住想补写或补画点儿什么。
有的同学说:白色,是事物最初的颜色,花花绿绿都是由白色生成的。
有的同学说:白色,是事物最终的颜色,很多东西洗到最后就发白了。
有的同学说:白色,很神奇,曾经大红大紫的都可能变得苍白,唯有白色永不过时。
也有的同学说:白色,并不一定符合今天的审美标准。
老师又问:“你们说的这些,能找到生活依据吗?”
课堂再度热闹起来。
读了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白色”的感悟。要求:(1)角度自选;(2)立意自定;(3)标题自拟;(4)除诗歌外,文体自选;(5)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例文:
心中一抹如玉的洁白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人心中都有着一抹洁白,当浮于表面的斑斓褪尽了,这一抹如玉的白——人真正的追求便盈润闪耀,散发光芒。
那一抹白是陶潜茅屋边的菊,暗暗送着幽香——那是他追求平静的心。当终于明了官场的黑暗,他甘愿褪尽铅华,植高粱,饮美酒,再不理一切会染污这白色的尘事。这样的白色之中,附着平和与淡雅,清冽,若雪。
若说陶潜的白是雪,那太白的白便是月。他终不肯沉于做一位冗员,为帝王之乐添些音律。他不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因为他是仙,他的傲骨是那一抹白。当进身政廷的欲望被现实唤醒,他只求与月光共舞,追寻心中那一抹不灭的洁白。李白的白,是带着高贵的洁白,这样的白,永远仙气淋漓。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少陵心中的洁白,不似雪月般冷淡,他的白,是正午骄阳,烤出他全部的悲痛,拷问着金殿上的黄袍,拷问着脑满肠肥的官员。这骄阳下,“尘埃不见咸阳桥”,这骄阳下,白骨累累。他在这炽烈的骄阳下涕泗横流,因为国破家亡,因为百姓在水深火热之中啊。这样的洁白,是心系苍生,这样的洁白,才托起了真正的不朽。
不错,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抹永不褪色的洁白,当时光扭转,风景已逝,只有心底的追求才能永恒。这正是这样不褪的白色。
一个人的胸怀决定了他的这一抹白色的分量。
正是这白色——这追求才托起了一个时代。也正是这一抹白色,让人终于懂得,心之所极,方是永恒。
要追寻如雪般平静的白色。
要追求如月般高贵的白色。
要永远保有不朽的四海升平的白色。
因为心中那一抹如玉的白色,生命不朽。
本题解析:白色,白得单纯,但决不单调。它平淡朴实,没有庞杂的颜色,也没有耀眼的光芒。它白得清新,白得自然。我们生活中,大雪过后是雪白,心灵纯洁是纯白,一尘不染是洁白,灵魂高尚是洁白……试着去感悟白色,也感悟人生。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作文。
请以“说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犀利哥”被众多网友捧为“第一帅哥”,其实他就是宁波街头一个患有精神障碍症的流浪汉;“达芬奇家具”事件披露后,涉事公司、央视记者、工商部门各执一词,孰是孰非,尚难定论;网上报道“彭宇案”的越来越多了,人们都在疑惑:如今还能不能做好事?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发生后,有人痛心道德良心的沦丧,也有人认为坏事可以变好事;与此同时,“最美妈妈”“最美教师”、“最美警察”也时时见诸媒体报道;……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这是曾风靡一时的歌曲《雾里看花》中的歌词。在当今这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多元和新鲜事层出不穷的世界,拥有一双“慧眼”显得尤为重要。
请以“给自己一双慧眼”为题,写一篇文章,表达你自己的感受、感想或看法。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3、字数不少于700。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作文(30分)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有个猎人外出打猎,别人劝他装上子弹,他不以为然:“打猎的地方还远着呢,到时候装一百发子弹也来得及。”走着走着,忽然发现水面上浮着一大群野鸭,就在他匆忙装子弹的时候,野鸭察觉到动静,一下子全飞得无影无踪。
参考答案:参考高考作文评卷标准。
此外特别注意以下要求:
1.卷面凌乱不洁,字体不规范,整体书写效果差的作文一律40分以下评分。
2.标点不规范扣1-3分。
3.缺标题扣2分。
4.每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满5分为止。
5.不足700字(篇幅在2/3以上),每少50字扣1分。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它只有材料,没有明确的话题,需要考生结合材料拟出合适的题目。细读材料,不难发现,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做事情要未雨绸缪,考虑周密,否则就会一事无成。为此,我们可以拟出如下题目:《不打无准备之仗》《亡羊补牢,为时已晚》《世上没有后悔药》《未雨绸缪总有收获》《岂能临时抱佛脚》等。
点评:考场作文的立意,最重要要的是准、稳。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尽量不要标新立异。要做到“准”“稳”要善于找到命题人在立意方面有相关暗示的关键词语或句子。这些关键性的句子往往在材料的结尾处,往往以议论句的形式出现。关键的词语可能是出现次数较多,且有象征意义的词语。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将材料简述一次,然后依据材料提出中心论点。在作文的开头将材料简述一次,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