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A.进行同等距离的星际飞行时,安装反物质发动机的飞船所需的反物质的量远低于传统的化学推进方式所需的能源量,但反物质的获取和储存却面临着一些问题。 B.使用电磁场来为核动力火箭提供燃料的方式,其优势之一在于不需预先携带纯氢燃料,而是从星际空间中吸取,但它的喷气引擎可能无法工作。 C.之所以把激光推进作为发展恒星际运载工具优先考虑的目标,就是因为它不需要携带任何燃料,且极易成为现实。 D.物理学家罗伯特·布沙德的设想尽管不错,但是还有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所有尝试设计某种喷气引擎的想法所产生的都是后拖力。 |
参考答案:
小题:B
小题:C
小题:D
小题:D
本题解析:
小题:(“反物质潜能巨大”错误,是物质/反物质对冲产生的能量巨大)
小题:(“不需要携带燃料”只是其最突出的优点,而不是成为优先考虑目标的全部原因;“极易成为现实”也有错误,因为它也有难于突破的问题—“借助激光进行星际航行的问题在于……”)
小题:( A“未被推翻”的是用“反物质发动机提供动力”的设想。B没有质疑和否定 。C“纯氢的密度”错,原文是“星际媒介”。从语境看,“星际媒介”绝非“纯氢”。应大体相当于螺旋桨推动轮船前进所需要的水,喷气发动机推动飞机所需要的空气。因其“密度”太低,不能给喷气引擎提供足够的反作用力,所以产生的是后拖力而非后推力。)
小题:(从与几种“设想”的比较中可推知? A“必将是……第一种方式”不对,? B“研制能够取得突破”原文只是假设而不是肯定,“开始星际航行”错,人类的星际航行早在登上月球时就有了,C“反物质能源将被作为恒星际飞船的主要动力”只是霍金等人的看法,“未来的必然选择”太绝对。)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0分)
斗牛米乌拉
(葡萄牙)米格尔·托尔加
①是啊,身陷牢笼,不能挪动一步。一头在特茹河边出生,在大自然里成长的公牛,却像只鸟儿似的被关在笼子里,为众人献技,让他们开心,岂有此理!公牛用尽气力疯狂地挤推牢房的墙壁。墙壁坚固得很,任凭他力大无穷,不管他如何义愤填膺。人们就是这样,要靠铁丝网护身。钢筋水泥的围墙把他们与理智隔开了……
②他怒吼一声,毛发倒竖。唉,他,草原之王米乌拉,再也无计可施。耳边传来母牛粗犷安闲的叫声,这声音多么迷人。草原……无边无际的草原被阳光和小麦染成一片金黄……明亮的月夜,一望无垠,他安闲自在地咀嚼着时光,连嘴里也感到清爽……特拉维里亚的泉水汪汪,明净如镜,能清晰地映照出两只眼睛……
③牢房上方突然打开一个小洞,一件利器深深刺进他的脊背。一阵钻心的疼痛。他咬紧牙关,猛地把身子一弓。可悲的是,他奈何不得。人们懂得什么时候、如何干这种残忍的事情。牢笼的门干巴巴地响了三声,打开了一条缝,他突然猜到了被刺的谜底:轮到他上场了。
④“米乌拉!大犄角的米乌拉!”他绷紧全身的肌肉,猛地一蹿,飞进场地。好了!他悲愤交加,像风中的小树一样颤抖,望了望四周。圆圆的场地外面挤满了人,多得数不清。他心慌意乱,用蹄子疯狂地刨着地上的沙土。人群在吼叫。他要扮演什么角色?人们煽起他的仇恨,指望从中得到什么呢?
⑤一个瘦小的金发男人走进角斗场。他冷冷地瞥了那男人一眼。这个面部干瘪、两手枯黄的家伙凭什么敢越王寸铁栅栏,走进场地?瘦小的家伙前进了几步。米乌拉好生奇怪,瞪大眼睛,高傲而又焦急地把眼前的两条腿的小东西打量了一番。那穿得花里胡哨的木偶一副玩命的神气,还在往前走。米乌拉发现他距离自己已经很近,只消一跳就能到他跟前。这小人物的勇气实在难以理解。只见他满不在乎地把右脚一踩,大声喊:“咳!公牛!咳!公牛!”观众席上掌声响成一片。他不得不虚张声势,因为观众热切地希望看到米乌拉怒火冲天。
⑥他用尖尖的犄角猛刺过去,才发觉上了当。米乌拉气得两眼金星直冒,又猛冲过去,带着受了奇耻大辱后的无穷的力量猛冲过去。可惜,那个忽隐忽现、变幻不定的幽灵是个胆小之辈,又躲到使人眼花缭乱的阴影后面,尖利的犄角刺在红云上,急于报仇雪恨的渴望又一次落了空。观众席上一片掌声,为东跳西蹿的小丑喝彩。绝不能饶了他的小命。来到场内已经是个奇耻大辱,加之被这团红色的阴影戏弄,绝不能善罢甘休,必须静下心来,仔细观察,至少让怒火发泄在目标上。金黄色头发的精怪面带嘲弄的神态望着他。
⑦米乌拉疯狂了,用蹄子在地上乱刨。好狡诈的人!但对手并不就此罢手。也许为了逞能吧,他有意露出一些破绽,你看,他挺着身子,手里摇晃着两根五颜六色的小棍,像刚才那样喊起来:“咳!公牛!咳!公牛!”要让对手措手不及!他,使尽全身力气,不顾一切地撞过去。
⑧喊声震天,四面八方红光闪闪。等眼前一阵疼痛昏黑过后,米乌拉朝看台上瞥了一下,没有得到任何回答,他意识到自己已经刺伤了对手。你看,人们正把那奄奄一息的家伙抬下场去。不过,另一个金黄头发的小丑跳了出来。
⑨现在,他感到头昏脑胀,眼睛疼得厉害。蒙受这般屈辱,米乌拉的血液沸腾了。这种痛苦无法忍受。堂堂的米乌拉竟然成了一个无名之辈手中的玩物!他一时性起,猛扑向对手。唉!那可恶的家伙像个羚羊似的纵身跳到挡板以外。米乌拉气急败坏,朝逃走者的肚子撞击,犄角插进了硬邦邦的挡板。那家伙还在圈外喘着粗气呢。鲜血和着汗水顺着米乌拉脖子流淌。他忽然听见有个声音在喊他的名字。
⑩怎么回事?他回头一看,原来又进来一个小丑。他停下来。难道这残忍的争斗无尽无休了吗?难道这类杀戮无法避免吗?他使尽仅余的气力又冲撞了四次,毫不奏效,只听见一阵投向斗牛士的掌声。突然寒光一闪,对手把一柄长剑伸到他跟前。怎么?莫非能在受辱的场地死去?人类会如此宽宏大量吗?明晃晃的长剑整个儿刺了进去。米乌拉心平气和,头脑清醒,看得一清二楚。随后,他又冲撞了一次,貌似争斗,实际上已是束手待毙。你看,他乖乖地把脖子伸过去,让长剑送给他永恒的安宁。
小题1:第二段描写了怎样的草原生活?有何作用?(4分)
?
小题2:最后一段画线句连用三个问号,表达了米乌拉怎样的心理?(3分)
?
小题3:概括米乌拉的性格特点。(3分)
?
小题4:赏析本文主要的写作手法。(5分)
?
小题5: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5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①描写了宁静美好、安闲自在的草原生活。(2分)②与米乌拉的现状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米乌拉对自由的向往和身陷牢笼的愤怒悲哀。(2分)
小题2:连续三问,是米乌拉对人类卑劣行为的嘲讽(1分),也表现了米乌拉渴望摆脱人类不断的侮辱,结束自己生命的心理(2分)。
小题3:向往自由,有勇有谋,坚强不屈。(每点1分)
小题4:①叙述的视角:第三人称叙述。叙述自由,便于向读者交代米乌拉所处的环境、来历,以及米乌拉的命运。②描写的角度:心理描写。细致地描写了米乌拉的心理,展现了米乌拉的内心世界,刻画了米乌拉的性格,同时也通过米乌拉的心理,揭示了小说的主题。③修辞的角度: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斗牛米乌拉以人的思想、情感,提高了文章的感染力,更容易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答出一点并分析合理,给3分,答出两点并分析合理给5分。答“对比”手法,给1分,其他说法言之有理,给1分。)
小题5:①控诉人类任意玩弄和杀戮动物的行为。“穿得花里胡哨的木偶”“另一个金黄头发的小丑”等对人类的描写,透露了作者的态度。②颂扬“不自由,毋宁死”的精神。米乌拉的用尽气力挤推墙壁,对自由生活的回忆,用满腔的愤怒、全部的力量与对手斗争,当抗争失败时主动选择死亡。(答出一点并分析合理,给3分,答出两点并分析合理给5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实质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回答第一问时要抓住“他安闲自在地咀嚼着时光,连嘴里也感到清爽”中的“安闲自在”与“清爽” 揣摩。解答第二问时时就应考虑到与米乌拉的现状形成鲜明的对比,然后再从内容上解读。
小题2:本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解答本题首先要回到语境,弄清楚三句问句的主体对象是米乌拉,然后揣摩“受辱”与“宽宏大量”这两个关键词,就可品味出米乌拉不愿受辱与对人类卑劣行为的嘲讽的心理。
小题3: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根据①②段可概括出向往自由,根据⑥⑦两段可概括出有勇有谋,根据⑨⑩段可概括出坚强不屈。解答类似题目一定要回到语境中仔细揣摩。
小题4: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本题要求较为宽泛,解答时可从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修辞手法等角度展开思考。
小题5:抓住第1段“在大自然里成长的公牛,却像只鸟儿似的被关在笼子里,为众人献技,让他们开心,岂有此理!”,第8段中“不过,另一个金黄头发的小丑跳了出来”,第9段“堂堂的米乌拉竟然成了一个无名之辈手中的玩物”,第10段“难道这残忍的争斗无尽无休了吗?难道这类杀戮无法避免吗?”这些明显带有作者感情倾向的句子加以揣摩品味,就可品味出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幸福号飞碟
桂花飘香的秋日上午八时,一架巨型飞碟,在雷鸣般的欢呼声中,旋转着七色光芒,降落于某大学樱花广场。
一位小绿人,高高站在飞碟门口,派头十足地发表了讲话。“各位,各位,我们是幸福号飞碟,来自遥远的S星体,我们肩负和平使命、怀着诚挚的情感而来。我们深知你们不少人对生活日感厌倦,认为活着差不多只是一种负担,深切渴望到一个轻松自在、舒服富裕且充满刺激的地方去。现在,我来了,我来了,我来接你们了!”
“各位,一切都不需要,不要签证,不要担保人,不要资质证明,不要美元,一切都不需要,只要马上走出来的勇气。幸福就在眼前,就在举手投足之间,快快走出来吧,不要失之交臂,要知道:摆在你们面前的是超豪华飞碟,是享誉宇宙的幸福号飞碟,你们所要到达的将是比你们地球文明发达数亿光年的全新的文明星体。”
“呵,五个人走出来了,很好。又有三十八个,啊,甚至还有十九名女性,太棒了,太棒了。九十八个,一百九十一个,二百五十个,好,够了!开放光电梯!”从七层楼高的飞碟的舷窗,立刻喷出一条条彩虹般波荡的光电梯。二百余名男女在徜恍迷离中,如长袖飘曳的飞天被摄入飞碟,那滋味真是好极了。飞碟随即上升,转眼间便消失于时空走廊。
“各位,各位,现在由我——老K来回答大家所关心的问题。”还是那位小绿人说。
白胡子的赵老先生说:“老K君,老话说,民以食为天,到贵国之后不见得会让我们饿肚皮吧。”老K笑道:“哦,您真是太幽默了,各位是尊贵的客人,放心放心,你们永远不会有半点饥饿的感觉!”
穿着露脐裤的钱女士道:“请问,你的国家美丽吗?能为我们提供游览你们国家的机会吗?”
老K道:“小姐,你们讲游遍我们的星球。事实上你们将会接连不断地在各个城市间游动!”西装笔挺的孙先生说:“我想询问一下住房,五室三厅或七室五厅都好商量,问题是要绝对安全。”
老K道:“你们的住房坚固无比,安全是绝对的。”
李小姐道:“我希望能干某种尽可能轻松且不复杂的工作,要知道,我们可都是本国的精英啊。”老K道:“知道知道,知道你们全是智商极高精英人物,所以,我庄严保证:你们的工作极为轻松,更不复杂。”
穿黑长袍的周先生道:“亲爱的老K先生,我是正教授,是博导,相当于正厅级,请问你们那儿医疗条件怎么样?我是患有气管炎的啊!”老K道:“你们的气管炎,或者牙痛、前列腺炎什么的,马上就给你彻底治好,事实上我们那儿没有病人。”
“各位各位,马上就要抵达S星体。现在,给每人发放三枚药丸。它们价值连城,珍贵无比。请注意:红色药丸是永远解除饥渴的,吞服之后,你们再也不必为一日三餐发愁且浪费时间了,什么干饭稀饭,什么拉罐饮料,什么雪碧,全是多余的。绿色药丸是可以叫人丧失记忆的,什么外语,什么劳动技能,什么数学,电工,什么电脑的CMOS设置,将完全从你的头脑中抹去,谈做的一切由我们代劳。
“黑药丸是免除疾病和死亡的,你们永远不会生病,不会死。你们再也不必天天看养生堂的电视节目了。你们再也不必天天热汗淋漓地走他十圈八圈了,你们每个人都可以永远健康,都可以长命百岁,都可以万寿无疆。总之,吞服之后,你们便获得了彻底的解脱和绝对的幸福!
“朋友们。为什么不为即将到来的幸福而欢呼?为什么不用你们温暖的目光表达你们心中的感激之情?”
吴女士道:“当然,我是非常非常感谢的,只是我还想知道我们到达贵星球后,会安排我们做什么样的工作。”
老K笑道:“这个嘛,工作,啊啊,工作嘛,是这样的。我们星球俘获了——不,不是俘获,是邀请,诚挚邀请了银河系数以百计星球的生物活体。你们将会被装在完全透明的住房里,在各个城市公园流动,供人们欣赏。你们可以充分地秀自己,自然,你们的衣服是完全不用穿的。在你们的空间,你们享有绝对的自由。打架也好,恋爱也好,同性恋也好,异性恋也好,生小孩也好,翻筋头也好,喊口号也好,全都可以。”
幸福号飞碟,满载一群渴望最幸福的精英,在为即将到来的幸福而发出的叫喊声中,奋力穿行。
小题1:请简要概括登上幸福号飞碟的人有哪些特点? (4分)
小题2:小说中“西装笔挺的孙先生说:‘我想询问一下住房,五室三厅或七室五厅都好商量,问题是要绝对安全。’”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请具体分析。(4分)
小题3:本文是一篇科幻小说,科幻小说贵在既富有想象力,又能反映现实,这篇小说是否做到了这一点?请说明理由。(4分)
小题4:“幸福号飞碟”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厌倦现实生活,浮躁、狂想;认为活着差不多是一种负担;寻求刺激,渴望轻松自在,富裕、舒服。(3分)(2)关注吃喝玩乐,名利享受,不愿付出劳动,精神信仰缺失。(1分)(第二个要点如果包含在第一点中也可得满分)
小题2:(1)反映了孙先生的自私和对住房安全的担忧;(2)要“五室三厅或七室五厅”反映了人物的自私贪心,要求“绝对安全”反映了现实中安全问题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压力。(心理和具体分析各2分)
小题3:(1)做到了(1分)(2)小说虚构了外星先进文明s星体派来“幸福号飞碟”来接地球人去过“幸福生活”的故事,巨大的飞碟、小绿人、光电梯、神奇的药丸等富有想象力,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情节承载的是一个关于追求幸福生活的严肃现实主题,即什么是幸福?怎样得到幸福?小说通过科幻的形似揭示了幸福的真谛,讽刺了现实中有些人追求幸福的错误思想和做法。(3分必须有对科幻情节和反映现实的具体分析)
小题4:(1)“幸福号飞碟”是虚构的幸福的载体,揭示了“不劳而获的幸福是虚幻的”主题;
(2)警示人们只追求轻松,吃喝玩乐,贪图私利是得不到幸福的;
(3)幸福是相对的,绝对的幸福是不存在的;
(4)人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有欢乐,有悲伤;有幸福,也会有苦难。都是“幸福”未必是真幸福。(答出两点可得6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有道理可以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小题1: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本题对登陆飞碟的人特点是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他们相性格特点的,从文章第二段“我们深知你们不少人对生活日感厌倦,认为活着差不多只是一种负担,深切渴望到一个轻松自在、舒服富裕且充满刺激的地方去。”
小题2:此题要从孙先生的这句话中,抓住关键词进行分析理解。如“五室三厅或七室五厅”“要绝对安全”。要“五室三厅或七室五厅”反映了人物的自私贪心,要求“绝对安全”反映了现实中安全问题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压力。所以答题时,可以从孙先生的语言描写中来刻画他的自私和对住房安全问题的担忧。
小题3:此题在分析富有想象力这一特点时,要结合着科幻情节的内容来分析,如以虚构外星先进文明及巨大的飞碟、小绿人、光电梯、神奇的药丸等富有想象力的情节内容,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在反映现实方面,可以结合着“幸福号飞碟”来接地球人去过“幸福生活”的故事,反映一个追求幸福生活的主题,以科幻的形式来讽刺现实中有些人追求幸福的错误思想和做法。所以,这篇小说做到了这一点。
小题4:此题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小说的主题、对幸福的真谛的理解、对人们的警醒等角度来理解标题的意蕴。如在主题方面,“幸福号飞碟”,是虚构的,不真实的幸福载体,提醒人们,不劳而获的幸福是不存在的,是虚幻的。在对幸福的理解上,绝对的幸福是不存在的;在提醒作用方面,可从幸福是丰富多彩的,不能只贪图享乐私利的角度分析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每个社会都不可避免地会因个人争端而引起纠纷,但不同社会中的人们选择解决纠纷的方式却不完全相同。在中国,人们对一般的民事纠纷采取的解决方式更多的是调解而非诉讼,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其中孔子的“仁学”可以说是调解生成的思想基础。
孔子的仁学由四个要素构成:血缘基础、心理原则、人道主义和个体人格。其整体特征是实用理性。其中,血缘基础、心理原则、人道主义构成了后世“调解”传统的主要支柱,而由此衍化出来的“中庸”之道、重德轻刑和重教化思想更为调解提供了直接的依据和原则。
孔子的仁学体系在政治方面要求以血缘宗法为基础,在整个社会建立了一种严格的等级秩序,同时又有某种“博爱”精神的人道关系。这样,它就必然强调全社会上下左右、尊卑长幼之间的秩序、和睦、互助和协调。
孔子阐述了他极其温和的政治法律思想,包括重视教化,反对“不教而杀”,以及重德轻刑等主张。正是这种珍惜原始民主、看重人际温情、强调中庸和睦的仁学理论,不仅使中国古代始终保持着“仁政”的理想和具有“仁道”色彩的诉讼原则,而且也始终滋润着独具风采的“调解”传统。因为,相比较于官僚的判决来说,调解(不管是乡邻亲族调解,还是州府县官们亲自调解)总要显得更富于原始民主和人际温情,也更容易为社会大众所接受。
由是观之,孔子的仁学所具有的民主精神,以及直接诉诸亲情和心灵的特征,对于以“合情合理”“合乎道德”(而非“合乎法律”)为首要标准的调解无疑是个极大的理论和思想支持,从而使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调解作为一种解决纠纷的手段,虽然在原始社会即已出现,以父系为中心的宗法家族制度为调解制度提供了社会基础;但是,正是由于孔子的儒家思想,使得调解不仅作为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而存在,而且被社会赋予了正面的、主流的价值。
面对各种解决纠纷的可能方式(尤其是诉讼),调解不但是全社会公认的最佳手段,而且成为一种衡量普通百姓和官吏是非善恶的标准。这样,调解便逐渐积淀为一种社会文化心理结构,选择调解成为人们经过内化而生成的一种无意识行为。这种状况在历史上长期延续,即使在当今“个人权利”,为本的现代社会,调解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不能说与儒家仁学对中国人心理情感的塑造和培养没有关系。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儒家仁学不仅是调解的思想文化基础。而且是文化心理结构层面的基础。(节选自高航《中国传统文化与调解的契合》)
1.下列对文中“仁学”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血缘基础、心理原则、人道主义和个体人格这四大要素,成为仁学的整体特征。
B.仁学体系使整个社会不仅有严格的等级秩序,还有“博爱”精神的人道关系。
C.重视教化、重德轻刑、反对不教而杀等主张是仁学在政治法律思想上的体现。
D.珍惜原始民主、看重人际温情、强调中庸和睦是仁学理论中重要的思想内容。
2.下列有关“仁学”与“调解”的关系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血缘关系、心理原则和人道主义这些仁学的要素构成了调解的主要支柱,也为调解提供了直接的依据和原则。
B.仁学理论不仅使中国古代始终保持着仁政的理想,而且也始终滋润着独具风采的民间的和官府的调解传统。
C.仁学所具有的民主精神和直接诉诸亲情和心灵的特征,从理论和思想上支撑了调解,使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D.孔子的仁学是调解的思想基础,而由于儒家思想的地位及其影响,调解便被社会赋予了正面的、主流的价值。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不同国家有不同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对人们产生着多方面的深远的影响,当然也包括对人们选择解决纠纷的方式的影响。
B.孔子的仁学体系在政治方面要求以血缘宗法为基础,所以它必然强调全社会都要注意上下左右、尊卑长幼之间应有的秩序和关系。
C.由于调解已成为人们普遍愿意接受的解决纠纷的方式,所以就连古代的官府对那些诉讼案件也主要采取调解而非判决的方式。
D.调解在原始社会就已出现,后来逐渐积淀为中国社会的一种文化心理结构,即使在现代社会,调解也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答案:1.A
2.A
3.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简答题(10分)
小题1:《红楼梦》第一回交待该书成书的由来,请简要介绍。(6分)
小题2:请简述“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原委。(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女娲炼石补天时,所炼之石剩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②此石已通灵性,因偶听一僧一道言红尘中荣华富贵事,便凡心大动,要求到凡间享受一番,于是和尚茫茫大士、道士渺渺真人施佛法将其变成鲜明光洁的美玉,将它携至富贵温柔乡走了一遭。③不知多长时间以后,空空道人经过这里,见石上刻着它那番经历,便从头到尾抄下,交曹雪芹披阅增删、分出章回,遂成《红楼梦》。
小题2:(4分)徐庶帮刘备多次打败曹军。(1分)曹操采纳程昱的计谋,将徐庶老母亲接来,仿照她的笔迹写信给徐庶,骗其离开刘备。(1分)徐庶来曹营见母亲,其母亲骂他弃明投暗,自缢身死。(1分)徐庶心恨曹贼,决定终身不为其设一谋。(1分)
本题解析:这是考核名著名篇阅读的题目,考核的内容比较基础,重点结合《考试说明》附录II,记忆名著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