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理解、分析文言句段》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8-09 21:33:3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参考答案:1、C
2、D
3、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瑟希,铿尔
B.宗庙之事,如会同,章甫
C.三子者出,曾皙
D.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与“俟其到汉时面交”的“面”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而心万夫?
B.则欲尘秽视听?
C.秦师遂?
D.操军破,必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与例句中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卒见相如
A.晋函陵
B.秦御史书曰
C.芷阳间行
D.行露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城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贼失势,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1.找出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
[? ]
A.则人谁肯矣——坚守,固守
B.其必——成功
C.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一起
D.侃率之以城——攻打
2.下列句中“为”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项城为叛军困         
B.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C.皆为陛下所成就       
D.为君翻作《琵琶行》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力不足,死焉,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幕君之高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
2.B
3.(1)(抵抗的)力量不够,死亡在这件事情上(这里),也是你的职分。
  (2)即使这样,任职期满就离开了不像差役、百姓这样。
  (3)我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你,只因为仰慕你有高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二)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且君尝为晋君矣?赐:赏赐
B.又欲其西封?肆:大肆
C.剑,故不可立拔。?坚:牢固
D.断其左股。荆轲?废:废除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敢烦执事?次进。至陛下
B.用亡郑以陪邻?将取之?
C.以乱易整不武。吾还也?卒起不意,尽失
D.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还?引?其匕首提秦王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用法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越国以
②微夫人之不及此
③君安与项伯有
④烛之武退秦师
⑤朝济而夕版焉
⑥阙秦以
⑦使使以大王
⑧素善侯张良
其乏困
A.?①⑥/③⑨/②④/⑤/⑦/⑧
B.?①/②⑨/③/④⑦/⑤/⑥⑧
C.?①⑧/②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⑨③/④/⑤/⑥/⑦⑧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