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三)
2017-08-09 21:36:1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两部,仿照画线句子联系语境从某一侧面再写两个句子。(5分)
《家》 《三国演义》 《老人与海》 《唐?吉诃德》 《水浒传》 《边城》
长大后,我不再满足于童话带来的欢乐,于是瞄上了“大部头”。我时而在莺歌燕舞的花果山上嬉戏,时而在曲径通幽的大观园中流连,                            。 文学成了我的良师益友。



2、单选题  下面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A.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唐代诗歌的两座并峙高峰,他们分别被誉为“诗仙”和“诗史”,在诗坛上并称为“大李杜”。
B.宋词从风格上分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在北宋的代表词人中,婉约派有柳永、李清照,豪放派有苏轼、辛弃疾。
C.鲁迅在《新青年》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和后来发表的《阿Q正传》《祝福》《药》都收在他的小说集《呐喊》中。
D.《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悲剧中的代表作品,讲述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亲复仇,最后与仇人同归于尽的故事。



3、单选题  
成语“沐雨栉风”源于哪个故事?(   )
A.苏武牧羊
B.大禹治水
C.赤壁之战
D.安史之乱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橄榄球联盟年度冠军赛的实况转播在美国是重量级的节目,其收视率傲视群雄,其他同类型的节目只能望其项背。
B.为了帮助下岗工人走出困境,杭州市知名企业家决定鼎力相助,和下岗工人结对。
C.春暖花开,冰雪消融,江河日下,涓涓细流滋润万物,历经严寒考验的北方大地,告别千里冰封的季节,焕发出勃勃生机。
D.如果仅仅因为个别队员在执法过程中态度粗野,就取消城管部门,这无疑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做法。



5、单选题  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或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做事情要未雨绸缪,不可临渴掘井,要知道“船到江心补漏迟”啊,你要早做打算。
B.那林立的大石,千态万状,有的像卧虎,有的像奔马,无不惟妙惟肖
C.应用文,比如“合同”、“调查报告”、“总结”等官样文章,一般不使用文学语言
D.宁老师针对班上学生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分层指导,同学们都很满意。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