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作文:阅读下列两则材料,然后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根据两则神话传说中夸父和精卫所表现出的相同的人类崇高精神,联系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要求首先要读懂材料,弄清两则材料中相同的人类崇高精神——利他性。夸父在逐日渴死后,为避免后来者像他一样“道渴而死”,便“弃其杖,化为邓林”,桃林为后来者遮阴,桃实为后来者解渴;炎帝少女女娃溺死东海,为了不让后来的人游东海时像她一样被淹死,便“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他们这种死后也要利他不利已的行为,正是人类大公无私或者专门利人的高尚情操的体现。
然后再联系现实中有的人利已主义思想严重,围绕利已与利他的关系来展开话题;也可联系现实中有的人仅仅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夸父和精卫一样的大公无私的精神来展开。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一位作家曾把两份名单拿给10个人看,问他们对这些人是否熟悉:
第一份名单是: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
第二份名单是: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
结果在十个人中,对第一份名单,一个都不知道的有七人,而对第二份名单,则大多数人都知道。实际上,第一份名单中的人物曾经比第二份名单中的人物显赫得多。因为第一份名单里的人,全是清朝的科举状元,而第二份里的全是落第秀才。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参考例文: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看到那一份状元的名单,人们大都会发出疑问,他们是谁?他们有何建树?而看到第二份名单,心里便会豁然开朗,他们青史留名,被后人熟知。这个现象,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于整个社会,都令人深思。
要借鉴,培养真正的人才。
如果有人问,一百分比九十九分多了一分什么?我会答:“多了一分压力,少了一分快乐。”在我们上学的那一天起,就不断冲击着满分,在这个漫长而又艰难的旅途中迷失了自我。古人如此,今人亦然。为了追求高分抛弃了自己的理想,而是想如何为了高分而思考;为了追求高分,放弃了自己真正的喜好,只是想,总有一天功成名就,再去追求最初的梦想,可恍惚间老之将至,最初的梦想渐行渐远。不断打磨自己,使自己失去棱角,更适合考试,实属无奈之举。
如何培养真正有思想的人才,而不是一群庸才,值得我们思考,不要使之今日之状元,成为昔日之状元,而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要豁达,不计较一时得失。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要思考如何培养真正的人才;对于个人来说,要思考如何适应社会。说实话,我非常敬佩状元们,他们往往有超人的意志力,做到常人做不到的事情,金榜题名。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可状元毕竟只有一个,在他之下的人也实在不应该气馁。与状元们比,你拥有更多童年的快乐时光 ,在玩乐中你欣赏了更多的大自然的美景,而状元们却不拥有。因此,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许你此时不如他,可人生如此漫长,也许有朝一日,你会比状元们更灿烂辉煌。
要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
残酷的科举考试,以八股文取士,埋没不了古代有才华的文人,同样,如果你真是一颗金子,那么应试教育也埋没不了你。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被后人广为流传;金圣叹批改的文章被后辈文人研究,传看;顾炎武,黄宗羲的先进思想,也被后人继承。想当初,他们可都是落地秀才,可这又如何呢?
也许你的分数最高,可你未必成为科学家,也许你名落孙山,可是只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总有一天会发扬光大,就像那些古人一样,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本题解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两份名单对比鲜明,一类是科举状元,一类是落第秀才。科举状元如今大多数人不知道,而落第秀才则后世显赫,寓意不言而喻。
参考立意:
(1)真正做出贡献的人才,才会被历史铭记。
(2)赢在起点并不能保证赢到终点。
(3)死读书,读死书,对个人成长及社会、文化发展无益。
(4)学历不等于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据韩国《文化日报》报道,韩国的大学教授们选出了“反求诸己”这个成语,作为对韩国社会期许的代表性词语。
“反求诸己”出自于《孟子·公孙丑》,意指“切莫责怪他人,而应反过来从自己身上找出问题的症结”。它的上下文为:“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要求:请以“反求诸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写作导引:
这个文题在思想内容上可以有如下理解:一是追求自我反省、自我完善的人生修养;二是冷静深刻地“反省”当今社会存在的浮躁之气;三是倡导从我做起,塑造自我,改造环境的积极人生态度。
作文思路参考:一、主张对人生意义的个体性自我强化。主动学习,有错误先检讨自身,“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二、联想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浮躁之气,如作家十大富豪排行榜、不择手段地想出名等;对比论证,分析正面事例,剖析这种社会浮躁病的病因。三、倡导从我做起,个人对人生、他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力。古人先有儒家的孔子、孟子,墨家的墨子,后有范仲淹、曾国藩等,近有孙中山、毛泽东等革命先驱。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看到太阳,我属于苍茫的蓝天,遥远的群山,烂漫的峡谷。
也有人说,在这广阔的世界,我有割不断的牵挂,我属于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的故园。
还有人说,在这平凡的世界,有我最不一般的追求,我属于远大的理想,辉煌的未来。
……
其实,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这样的一个地方,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一样让他心有所属,情有所依。
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请以“我属于那儿”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择角度,明确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是什么。”那儿”是哪儿?应该是一个时空上和我们有距离的概念。时间上是过去或未来,空间上是远方,与“这儿”不同。从材料看,“那儿”可以指大自然中的“蓝天、群山、峡谷”,代表自己渴望的自然生活、理想境界;可以指现实生活中的“家人、朋友、故园”,代表自己的情感归宿、精神依靠;主观世界里的“远大理想、辉煌未来”,代表自己的执着追求、不懈奋斗。②为什么。我为什么属于那儿?从材料看,应是心有所属、情有所依。那儿是自己的精神家园、避风港湾,那儿是自己苦苦寻觅、孜孜追求的理想境界,那儿有自己相濡以沫的亲人,依依不舍的朋友,所以我属于哪儿。③怎么办。通过哪些方式表现这种归属与依靠?心灵的阅读、精神的体悟、踏实的求索、勇敢的实践……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艘货船卸货后返航时,突然遭遇巨大风暴,老船长果断下令:“打开所有货舱,立刻往里面灌水!”水手们担忧:“往舱里灌水是险上加险,这不是自找死路吗?”但还是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虽然暴风巨浪依旧那么猛烈,但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来越高,货轮渐渐地平稳了。船长告诉那些松了一口气的水手:“一只空木桶,是很容易被风打翻的,如果装满水负重了,风是吹不倒的。船在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空船时,才是最危险的时候。”
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压力和动力?生活中必须有所负重?君子以厚德载物
本题解析:本文从立意的深度来看,可以分为这样两个层面:一是生存负重、生活负重。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只只在生活的海洋中航行的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就是我们的负担,这些压力虽然有时令我们疲惫、烦躁,但它同时也是保证我们前进的动力,若没有这些压力,我们很容易被生活的波浪打翻。二是精神负重、灵魂负重。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要追求一定的厚度,这样才不致于轻浮。人生厚重就要求灵魂负重,要求灵魂担责。视生命万象,综观世事变迁,物因负重而有了稳健的躯体,人因负重而有了生命的厚度,国因负重而有了国力的强盛。
作文的审题立意要有一定的深度,过于浅显得不了高分。
从文题来看,应选择写议论文为佳。
点评:考场作文应兼顾记叙和议论两种文体,本题明显偏于议论文,所以有所欠缺。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