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常见题型》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8-09 21:55:2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
  美国中学数学课上,老师出了一道题:8减6是2,8加6也是2,有这种可能吗?请给以说明。
  一位男生站起来作答:“数学上,8减6是2,但8加6也是2却是不可能的。一个明显不可能的问题作为可能被提出来,肯定有它可能的因素,所以,8加6也是2是可能的。数学上既然没有这种可能,生活和自然中肯定有这种可能。譬如,上午8点的6个小时之前是凌晨2点,6个小时之后是下午2点。”
  材料(二)
  美国纽约有一位女孩,她在上学之前,并不认识阿拉伯数字0,当别人问她那是什么时,她有很多答案,比如苹果、鸡蛋、橡皮圈、碗口等等。后来,她的母亲把她送去上学,回来时,她兴奋地告诉她的母亲,她知道了那个圆圆的是0字,而并不是苹果或鸡蛋什么的。她的母亲很生气,把学校的老师告上了法庭,原因是老师折断了她孩子想象的翅膀。
  综合上述两则材料的内容,选择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不准抄袭,书写工整,标点准确。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平凡的时代,我们坚信,一个不平凡的时代,需要众多平凡良心的支撑。譬如“小悦悦”事件中伸出援手的好心阿婆,大山里挺不起腰的“脊梁”老师,23年收养45个孤残儿童的老夫妇,浴火救人的舰队军官,两年“拾金”百万却全部上交的清洁女工……
他们勇于帮扶,敢于担当,即使没有流芳千古的英雄名册;他们秉持公正,坚守正义,即使没有官方颁发的好人证书;他们……他们有的只是一颗颗每时每刻都在感动并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彰显着人间真情的“平凡的良心”。
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以“平凡的良心”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择角度,明确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孔子曾说过:人之初,性本善。人一生下来就具有善良之心,它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伴随着每一个人的成长。它是那么的平凡与普通,而又是那么的不平凡与不普通。
良心——是一种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东西,我们无法准确的捕捉住它。但是,在我们的周遭,许多的人与事都体现出它的存在。它并不难寻找,只要你用心去体会,你就会发现良心是多么得平凡,它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都能看出一个人良心的好环,看出他是否具有良心。作为子女,我们需要孝敬自己的父母,用感恩的心回报父母。他们生育了我们,养育了我们,他们不计生活的艰难,苦苦地把我们抚养大。对父母这种无私而博大的爱,我们应当懂得感恩,以实际行动来孝敬自己的父母。当然,孝敬父母,不仅仅是拿出一些钱给他们,更重要的是多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多与父母沟通,做他们的好子女。当我们有时间的时候,我们要时常陪陪父母,让我们的一言一行感染父母,让父母感到温暖,让父母感到快乐。而能给父母带来温暖、快乐的我们,就是具有了良心的一个人。可见,良心的体现是如此得简单,只要我们用心去呵护我们应当呵护的,那么,我们表现的良心就不再是那么的简单与平凡。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按要求写一篇命题作文。
以“谜,终于解开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谜,终于解开了
光阴似箭,日子在悄无声息地走过去,在颤动的笔尖中流逝,在孤独的脚步中溜走,在我的思念里一点一滴的消失。
在天空的拐弯角处,十几个熟悉的冬夏消失了。年华纷纷掷地无声地道别。种种美好被遗落在窗外;而窗内的人,望着触摸不及的过往,兀自伤悲。
进入高一,或许,我不会再拥有曾经无虑的生活,不会再保存幼稚的心灵,伴随我同行的,只能是日益懂事成熟的我。好不容易盼到了一个休息日,踏上归家的车,看着路边飞快倒退的树,看着河中戏水的鸭子,这一切熟悉又陌生的画面,心中难免产生了感慨。
我的心中有道无形的绳索,曾以为,只要以一切办法来取得成功,我就快乐了,于是也可以再安静地以成功者的姿态在拥挤的人群里享受生活。而现在呢?又在哪一个春天里看桃花展开笑颜,燕子送走冰雪,又在哪个秋日中感叹“江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的独特之美?也许只有在如此的时间与地点,我才能略减沉重的泪水,稍稍拥有渺小的自己。
下了车,抬头仰望这片蓝天,看着这灿烂的阳光一缕一缕的射下来,一股温暖充溢在心中,接一缕阳光入掌,一种遥遥而又暖暖的感动从皮肤从毛孔一丝一丝一寸一寸地渗出来,一种无法言表的情愫蔓延在周身的每一个细胞。
此时,阳光在瞬间灿烂了我的脸,灿烂了我的世界。
释然中,我发现了压抑在心中的石头,发现了束缚内心的一道绳索:我努力追求成功,却一直害怕失败;一心想要清碧透明的生活,却舍弃不了控制生活的姿态;向往微笑与快乐,却一直用烦恼涂抹生活。
这一切,都在这温暖的阳光下化解了,生活不再无奈地沉浮。
这一刻,一颗孤寂而悬浮的心宁静了,安详了。思绪也变得沉稳起来,在骤然崩溃的旧伤里,疼痛已经边得越来越陌生了。
轻轻地拨开心中阴霾,让自己的心灵“赤裸裸”地沐浴在秋天灿烂的阳光下,滤去所有的忧愁,脱去那份华丽的伪装,真实使得飞扬在这转瞬即逝的光圈中。
解开心中的绳索,让心中充满希望,充满阳光,学会挥手,多一份洒脱多一份美好。


本题解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生活中,很多困难、障碍或者误解---谜,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的故事都是大家乐于关注的,我们要选取典型事例来行文。你可以通过亲身经历中的故事、见闻、写出如何解开谜的。构思时,要抓住“谜”“终于”“解开”进行分析。“谜”可以理解成“疑惑”“困惑”“出现的问题”等,“终于”体现了思考、努力的程度和过程,“解开”可理解为明白、成功、战胜等。写作时,可以采用“谜+分析思考过程+解开”的思路。可以通过几件事例,来表现中心事件。要注意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如描写、修辞等。详略得当。为此可参考以下立意:
1.与父母之间的谜
2.与同学朋友之间的谜
3.内心的谜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每个人都会有期待。期待,立足于现实,也包含着人们的憧憬;在一定意义上,期待成了人们真实丰富的生活,又在更深的层面上影响着人们对于新生活的选择。
请以“期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的文章,文体、立意自定,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巷口,一台电瓶车挡住了一辆小车的去路。小车司机在车上一个个劲地按喇叭。过了一会儿,终于有人上来推开电瓶车。小车司机忍不住愤怒地开口了:“按了半天你没听到吗?”推电瓶车的人一听,愣了,回了句:“没看见我在忙吗?”小车司机又接了句:“你不会打下招呼吗?”推电瓶车的也不示弱:“我忙我的,关你什么事?”……正在两个人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街边急急跑出一个人来,他是电瓶车的主人。
  类似的事情也许曾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身边,读了这段文字你也许有所联想或思考,请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