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8-09 22:01:2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终于看到了那些旧日的同学们都是小学、中学同窗十二年,一起摸爬滚打,感情非比一般。
B.难道我们因为仰慕前人创作的文学作品而终日沉浸在欣赏却不创新的蹉跎中吗?
C.中外文学大师的杰出创造无不以其对传统的广博和深刻的把握为基础的。
D.寓言的写作与阅读似乎都需要一点智慧和雅兴,现代人不乏智慧,但忙碌的心态又使人难得有一点雅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缺宾语,在“一般”后加“的伙伴”;B、“沉浸”与“蹉跎中”搭配不当;C、将“无不以其”改为“无不是以其”。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中央电视台3频道“综艺快报”栏目的标志如上图: 请写出你对此图寓意的理解。(不超过4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只硕大的眼睛表示努力地观察世界、搜索信息,下面的两腿表示周游世界和快速地传递信息。(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体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诗歌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唐代以前的诗统称古体诗,唐代以后的诗统称近体诗。
B.律诗每首四联,每联两句,依次称首联、颈联、颔联和尾联。律诗每句平仄都有严格规定,凡双数句都要押韵。
C.词是诗歌的一种,最初是配合音乐来歌唱的,称“倚声填词”。根据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双调、三叠甚至四叠。
D.词的词牌和标题有严格的区别。词牌是与韵相配合的乐调,如《念奴娇》;标题则表明词的内容,如《赤壁怀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唐代以后的诗统称为近体诗”太过绝对;B“颈联、颔联”顺序有误;C“小令、双调、三叠甚至四叠”分类混淆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加点字与“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师者,所以传受业解惑也 
B其闻也亦先乎吾
C 彼与彼年相若也,相似也
D吾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例句中的“道”为名词,道理,ABD三句中的“道”,都为名词,都是道理之意。C句,道,名词,道德学问。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每隔几天,我会去山谷走走,呼吸一下树林的气息,时间一长,很多植物和风景对我慢慢熟悉起来。
B.爱书者无不向往拥有自己的一间书房,倘若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那么书房便是学子之天地。
C.南迁之初,客家人常与土著和盗匪发生冲突,这强化了他们的身份意识、宗族观念和居住方式。
D.这里每天最佳游客承载量在3000人次以内,但在旅游旺季时,平均每天游客量竟达到4000人次以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 (A.表述不当,不能说“很多植物和风景对我慢慢熟悉起来”;C.搭配不当,居住方式不能说强化;D.搭配不当,“达到”是确数,不能说“以上”)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