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8-09 22:09:0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苏武一直是后人歌颂的人物,你认为苏武精神的核心是什么,请用一两个短语概括。试着举一位与苏武有同样精神的历史人物。 (2分)



2、单选题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百余名十二月党人带着镣铐到西伯利亚去了,并将在苦役和囚禁之下终其一生。远远地追踪而来的,是他们年轻的妻子。她们站到悲惨和苦难之中了。——到囚徒那里去!女性的爱,其最本质的激情是母性。于是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就让病弱者和受难者靠在她们肩头吧,她们的臂弯里,不是有一种浴雪的乔木在生长么?当她们以微笑排开威吓和阻挠,任由恐怖和厄运箭矢一样穿过她们身心,孑然跋涉数千俄里,来到丈夫身边的时候,——爱情,还仅仅是一个花朝月夕的字眼吗?
如果用一个词替换画横线的“花朝月夕”,不恰当的一项是
A.轻松浪漫
B.美丽动人
C.忘我献身
D.谈情说爱



3、语言运用题  请说明下面这幅漫画的内容及其寓意。(不超过65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我们在本届校田径运动会上获得的优异成绩,靠的是全体同学团结协助、不畏强手,努力拼搏取得的。
B.为捍卫钓鱼岛主权,中国军舰不仅应该在钓鱼岛海域巡视、训练、演习,更应使之常态化,以军事行动宣示捍卫主权和海洋权益。
C.为时近一个月左右的美国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并不是选举季中一个锦上添花的摆设程序,而是让选民更好地了解候选人的为人和政策主张。
D.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就像一记春雷,不但让世界注意到中国文学的价值,也让中国民众看到了中国文学艺术在世界上的价值。



5、阅读题  《诗经·卫风·氓》“三岁为妇,靡室劳矣。?,靡有朝矣”,表现了女子婚后生活的勤劳与辛苦;《迢迢牵牛星》“纤纤擢素手,?。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状织女织布之繁忙和织布不成的忧思;王维《山居秋暝》“?,莲动下渔舟”,描绘了少女们勤劳、朴素和开朗;王实甫《长亭送别》“??总是离人泪”,表现了女子离别亲人时的伤感。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辨识字形》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