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三)
2017-08-09 22:40:1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请就下面两则新闻材料,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新闻评论。
(1)《北京晨报》7月12日报道:今年高考的高分考生有多名已被北大、清华录取。携优良教育机制和高额奖学金的双重优势,港校火爆的招生阵势引起部分社会人士和学者的担忧。目前关于“北大、清华将被香港高校扫成二流”的观点在网上引发的激烈争论便是明证。
(2)《新京报》7月16日报道:包括今年文科状元在内的北京90名学生入围香港大学内地本科生录取计划名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北京城是大气的。这种大气首先体现在建筑上,不要说大的一个紫禁城只住皇帝“一家人”,便是最不起眼的四合院,也是疏落有致,颇多空间的。北京城的大气更体现在文化上,北京从来就是汉胡 ① ,五方杂的地方,三教九流,五行八作,都在这里出入、汇集和发展,各种文化都在这里交流、碰撞和融合。一个外地人,只要他到了北京,保准不会感到别扭;如果他还很随和,会说几句普通话,那么,用不了几天,他几乎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北京人了。
这就是北京:古老而又新鲜,博大而又精深,高远而又亲切,迷人而又难解。它是单纯的,单纯得你一眼就能认出这就是北京;它又是多彩的,多彩得你永远无法一言以蔽之。而无论久远深厚的历史也好,生机勃发的现实也好;豪雄 甲  的王气也好,醇厚平和的民风也好,只要你一走进北京,它们都会向你扑面而来,让你 ② 。你可能会惊异于现代都会的日新月异,可能会流连于千年古都的   乙  深沉,可能会 丙 于文化名邑的清雅幽远,所有这些,都会使一个初进北京的人感到无比的神奇,它会使你心旌摇荡,神志痴迷,不知所以。可以这么说,任何试图读懂北京的人,一开始,都会有一种不得其门而入的感觉。
(取材于易中天《读城记》,有删改)
【小题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填入①②处的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nuò)大杂揉五方杂(chǔ)目不瑕接
B.(ruò)大杂糅五方杂(chǔ)目不暇接
C.(nuò)大杂揉五方杂(chù)目不暇接
D.(ruò)大杂糅五方杂(chù)目不瑕接

【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浩荡深厚沉湎
B.浩瀚雄厚沉湎
C.浩荡雄厚沉醉
D.浩瀚深厚沉醉



3、改错题  下面一则稿约四处画线部分中有两处语言表达不当,请找出来并作修改。
  本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主要刊登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论文。为丰富内容,提高质量,特向广大作者征稿。要求:①观点鲜明,不超过8000字:逻辑清楚,格式正确。来稿一经采用,②即奉薄酬。来稿一律不退,三个月未接到用稿通知,请自行处理。③敬请广大作者赐稿
  来 稿 请 寄:× × 市 × × 路 × × 号④《× × ×》编辑部 × × × 敬启 邮编:× × × × ×?×

《× × × 》编辑部
× × × × 年 × 月 × 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题  请根据语段的意思补写阿难感悟的道理。(不超过40个字)
  佛经记载,阿难在佛陀在世时,还没有悟道。因此大迦叶召集第一次佛典结集时,曾拒绝阿难参加,大迦叶对阿难说:来参加结集的比丘,都是悟了道的罗汉,如果你要参加,除非你能从大门的锁孔中进到窑洞里来。对此,阿难羞愧难当,回到住处彻夜禅定参究,几近天亮时他想躺下休息一下,身体刚刚沾到床铺时,如火灼背,蓦然猛醒。于是他来到结集圣会的窑洞门前,伸开双手,推门而入。大迦叶看到阿难如此气象地走了进来,便知他已经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言运用题  
填入下面两个句子中横线部分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桑叶、黏土、羊毛经过人的创造,可以成百上千倍地提高自身的价值,那么我为什么不能使自己身价百倍呢?
②丽江的水,是城北玉龙雪山上流下来的雪水。____________,每一滴水仿佛都蕴涵着千年雪花的精灵。
A.①桑叶在天才的手中变成了丝绸,黏土在天才的手中变成了城堡,羊毛在天才的手中变成了袈裟。②雪是千年的积雪,水是千年的雪融化的,
B.①桑叶在天才的手中变成了丝绸,黏土在天才的手中变成了城堡,羊毛在天才的手中变成了袈裟。②水是千年的雪融化的,雪是千年的积雪,
C.①桑叶在天才的手中变成了丝绸,羊毛在天才的手中变成了袈裟,黏土在天才的手中变成了城堡。②水是千年的雪融化的,雪是千年的积雪,
D.①桑叶在天才的手中变成了丝绸,羊毛在天才的手中变成了袈裟,黏土在天才的手中变成了城堡。②雪是千年的积雪,水是千年的雪融化的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