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文学常识与诗文填空(10分,每空1分)
(1)“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句话出自作者?写的代表作《?》。
(2)?,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愁常作客,?。
(3)?,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
(4)?,?,圣心备焉。
(5)?,?,颁得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文字,从不同角度概括两点结论。
美国加州有位女人养了只珍贵的鹦鹉,非常可爱。但这只鹤鹉有个怪毛病,常常咳嗽,声音浑浊难听:女主人十分焦虑,带着它到处看兽医。
不料,检查结果表明鹦鹉完全健康,没有任何毛病。后来总算弄清楚了,问题恰恰出在这位女主人自己身上,因为她经常抽烟,引起咳嗽,这只鹦鹉只是惟妙惟肖地模仿了女主人的声音。女主人知道后,立即戒了烟。
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言运用题 结合本段文字,请以平买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用过25个字。(5分)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针对儿童的“爱国教育”中,人们常常将“爱国”变成响亮却空洞的口号,使它由于一再重复而变得黯然失色、平淡无奇。他说到:“要使祖国这个词能够让儿童一听到它就激动得心跳,那就必须——形象地说——悉心地耕耘儿童意识的土壤,并且用美的种子来进行播种。”
4、语言运用题 请依照划线的句子仿写。(5分)
有人说现在知道“爱情”的人越来越多,知道“艾青”的人越来越少;知道“QQ”的人越来越多,知道“阿Q”的人越来越少。
仿写:有人说现在 160; , ; , 。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这种颜色甚至锁定了后人的意趣,预制了我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②墙体多是石块或青砖组成,十分清润和幽凉
③在我的记忆中,以前这里的民宅大都是吊脚楼,依山势半坐半悬,有节地、省工、避潮等诸多好处
④可以推想,中国古代以木柴为烧砖的主要燃料,青砖便成了秦代的颜色,汉代的颜色,唐宋的颜色,明清的颜色
⑤青砖在这里又名“烟砖”,是在柴窑里用烟“呛”出来的,永远保留青烟的颜色
⑥似乎只有青砖的背景之下,竹桌竹椅才是协调的,瓷壶瓷盅才是合适的,一册诗词或一部经传才有着落,有根底,与墙体得以神投气合
A.①⑥④③②⑤
B.③②⑤④①⑥
C.④⑥①②⑤③
D.③②④⑤⑥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