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唐代的贾岛一向以苦吟闻名于世,贾岛的苦吟是在炼意、炼句、炼字等方面都下了一番功夫的,而这些又都与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时代性分不开。首先我们看到贾岛非常用力于炼意,因而他的作品具有引人入胜的意境。甲 。有了好的意境,然后还必须保证这种意境能够在字句 上充分表达出来。乙 ,就好象完全出于自然,一气呵成的样子。
下面的语句分别属于甲和乙两处,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将这些句子分成两组,并排出顺序。
①贾岛的每句诗和每个字都经过反复的锤炼 ②却又使读者一点也看不出修改的痕迹 ③如果写一首诗而意境不佳,味同嚼蜡 ④那就不如无诗 ⑤叫人读了兴趣索然 ⑥ 但是写成之后 ⑦ 用心推敲修改
(1)属于甲处的语句依次为: 。
(2)属于乙处的语句依次为: 。
参考答案:(1)属于甲处的语句依次为③⑤④;(2)属于乙处的语句依次为①⑦⑥②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这是一道考查连贯能力的题目。答题时应先仔细考察甲、乙两道横线的语境。根据语境可知,填入甲处的语句应该同意境有关,填入乙处的语句应该同表达有关。然后再根据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排列顺序。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椽子(chuán)
驯鸽(xùn)
啼唱(tí)
潭柘寺(tuò)
B.房檩(lìn)
颓废(tuí)
情趣(qù)
潜意识(qián)
C.姻缘(yuán)
混沌(dùn)
普陀山(tuó)
瓜熟蒂落(dì)
D.平仄(zè)
落蕊(ruǐ)
廿四桥(niàn)
不能自已(y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6分)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①乎?”曰:“二②,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论语》)
[注]①盍彻乎:盍,何不。彻,西周奴隶主国家的一种田税制度;旧注曰:“什一而税谓之彻。”②二:抽取十分之二的税。
有若的观点体现了儒家的什么思想?联系社会实际,试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体现了儒家“以民为本”的思想。鲁国所征的田税是十分之二的税率,即使如此,国家的财政仍然是十分紧张的。这里,有若的观点是,施行“彻”制,减轻赋税,改行“彻税”即什一税率,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这种短期行为必将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了。这种以“富民”为核心的经济思想有其值得借鉴的价值。(应联系原文和社会实际进行分析)
本题解析:这类题目考查对文章要点和作者观点的把握。要求考生在理解文段的基础上总结出政治见解,然后结合实际去探究。选文部分反映了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想。“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认为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富足了,这样国家就好管理了,也就是说富国先富民。考生在联系现实时要注意探究的角度,可以结合当代的治国方略来作答。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
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材料,完成后面问题。(10分)
世俗多言李白当涂采石山,因醉泛舟于江,见月影俯而取之,遂溺死,故其地有“捉月亭”。予按李阳冰作《太白草堂集序》云:“阳冰试弦歌于当涂,公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为序。”又李华作《太白墓志》亦云:“赋《临终歌》而卒。”乃知俗传良不足信,盖与杜子美因食白酒牛炙而死者同也。
(选自《容斋随笔》)
【小题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3处)(3分)
【小题2】《容斋随笔》的作者是南宋文学家 。(限填人名);作为著名景点,文中的“采石山”在今天的 省。(限填省名)(2分)
【小题3】文中“试弦歌”的意思是(3分) ( )
A.做地方官
B.依琴咏歌
C.教育学生
D.学习礼乐
【小题4】本文通过对李白之死的辨误,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不超过20个字)(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为序。(3分。每处1分,共3分;多画一处线,倒扣1分,扣满3分为止。)
【小题2】洪迈(1分); 安徽(1分)
【小题3】A(3分)
【小题4】社会上流传的那些话,实在不值得相信。(2分)(评分细则:意思对即可,如写“乃知俗传良不足信”,给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给文言文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断句,应该在初识文意的基础上进行。短句的主要依据在句中名词和动词,其他还有特殊虚词和句式等。一般来说,动词的宾语(或补语)之后应断句。比如本题,“草稿万卷”是主谓短语,其后应断句。动词“修”的主语是“手集”,无宾语,其后应断句。“枕上”是动词“授”的状语,“简”是其宾语。动词“为”的宾语是“序”。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回答本题,主要依据平时的课外阅读和课本相关注释。平时要加强对名著的阅读和记忆。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能力层级为A。
【小题3】题中的“试弦歌”用的是借代手法,借“弦歌”代指为官。答题时,若忘了“试弦歌”的意思,可结合上下文揣摩,并且运用排谬法解答。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解答此题,应先读懂文意,然后再总结归纳。文段最后一句“乃知俗传良不足信”,乃是文段观点句,答题时将它的意思用现代汉语说出即可。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社会上多说李白在当涂的采石,在长江上行船因为喝醉了酒,见到水中月亮的影子俯身去捞取,于是淹死在水中,所以采石矶有捉月台。我考察李阳冰作《太白草堂集序》说:“我在涂州做地方官时,太白病重,有很多卷草稿,还没有修订,在床上交给我,让我作序。”还有李华作《太白墓志》也说:“太白写《临终歌》而死。”才知道社会上流传的那些话,很不值得相信。大概和说杜甫(杜子美)由于喝了白酒、吃了牛肉块,(饱胀)而死,是一样的(无稽)。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选出字形有误的一项
[? ]
A.无辜?引擎?置之度外
B.雷庭?蜕变?瞭望
C.霎时?侦探?肆虐
D.沮丧?执著?荒谬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