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2分)如图所示,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电阻丝的直径,其读数为?mm。

参考答案:0.950(0.948~0.952)
本题解析:螺旋测微器读数方法:测量长度=固定刻度示数+可动刻度示数×精确度(注意单位为毫米).所以读数为
(0.948~0.952)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某同学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挂钩码,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下表是该同学的实验数据。实验时弹簧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

(1)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作出弹力F跟弹簧伸长量x关系的图象。

(2)根据图象得到弹簧的劲度系数是___________N/m。
参考答案:(1)
(2)26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1)某游标卡尺的主尺的最小分度为1mm,游标
卡尺上有10个等分刻度,游标卡尺上每一个等分刻度的长度是?mm
,用这种游标卡尺测量时,可以精确到_______mm。
(2)如图所示,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的一条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记数点,已知两相邻记数点的时间间隔T=0.1s,则小车做_______运动,加速度大小是??m/s2
参考答案:(1)0.9、0.1(2)匀加速直线运动、1.4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实验题 某同学用图1的实验装置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图中A为小车,连接在后面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B的限位孔,它们均置于水平放置的一端带有定滑轮的足够长的木板上,C为弹簧测力计,P为带有滑轮及砝码的盘,通过增减盘中的砝码可调节A受到的拉力。实验中,小车碰到定滑轮时,盘和砝码尚未到达地面。

(1)调节P中的砝码,先接通电源、再松开小车,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C的示数如图2时,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3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可求得:(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①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
②小车A的质量为mA=?,与真实值相比,求得小车A的质量?(选填“偏大”或“偏小”).写出支持你的看法的一个论据:?。
(2)利用此装置还可以验证A、P组成的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若选用图3中纸带上的M、N两点进行验证,已知小车A的质量为mA,回答下列问题:(重力加速度为g)
①下列物理量中,还需测量或计算的是?.(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P的总质量mP? B.M点的速度vM和N点的速度vN
G.OG两点间的距离hOG? D.MN两点间的距离hMN
E.小车从M运动到N的时间t AN
②AP系统从M到N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为△Ep=?,动能的增加量为△Ek=?.(用测量或计算的物理量字母表示)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1)①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
②拉力F=2.1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小车A的质量为mA=0.420kg,
求得小车A的质量偏大,因为运动过程中,没有考虑纸带对小车的拉力,小车受到的阻力
(2)①利用此装置还可以验证A、P组成的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即验证表达式,
,所以还需要测量和计算得物理量有,P的总质量mP?,M点的速度vM和N点的速度vN,MN两点间的距离hMN
故选ABD
②AP系统从M到N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为△Ep=
,动能的增加量为△Ek=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本题共两小题(20分)
(1)(4分)如图所示,游标卡尺的读数为?cm。

(2)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时,所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所得的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一个钩码的质量
)。

钩码个数?
| 0
| 1
| 2
| 3
| 4
| 5
|
弹簧长度/cm
| 40.00
| 42.02
| 43.96
| 46.02
| 47.21
| 50.00
|
?①(4分)请在坐标纸中建立坐标系,画出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
的关系图象(要求明确写出坐标轴代表的物理量和单位)。由图可知该弹簧的劲度系数
?N/m
②(2分)如果弹簧受到的拉力F=5.0N时,仍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则弹簧的长度为?cm.
(3)①(6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在水平放置的木反上垫上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先用两个弹簧秤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拉橡皮条使之伸长,将结点拉到某一位置O,此时需记下?、?、?;再用一个弹簧秤钩住细绳套把橡皮条拉长,将结点位置拉到?,记下?、?。

②(4分)下列关于本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拉橡皮条的细绳套长一些较好
B.F1和F2之间的夹角越大越好
C.若实验中作出F和F′的图示不完全重合,则证明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不完全正确的
D.若F1和F2的方向不变而大小都增大1N,则合力方向不变,大小也增大1N
参考答案:(1)0.175cm或0.180cm(4分)
(2)①如图,(2分)k=25N/m(2分)②60cm。(2分)
(3)①结点位置O、两弹簧秤示数、两细绳方向;
同一位置O,弹簧秤示数、细绳方向。(各1分)
②A(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