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当物体从高空下落时,空气阻力会随物体的速度增大而增大,因此经过下落一段距离后将匀速下落,这个速度称为此物体下落的终极速度。探究小组研究发现,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球形物体的终极速度仅与球的半径和质量有关。下表是某次研究的实验数据:
小球编号
| A
| B
| C
| D
| E
|
小球的半径(×10-3m)
| 0.5
| 0.5
| 1.5
| 2
| 2.5
|
小球的质量(×10-6kg)
| 2
| 5
| 45
| 40
| 100
|
小球的终极速度(m/s)
| 16
| 40
| 40
| 20
| 32
|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他们得出如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A.小球下落达终极速度时,小球受力处于平衡状态
B.比较A、B可得:当小球半径相同时,终极速度与小球质量成正比
C.比较B、C可得:当小球运动达终极速度时,所受阻力与小球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D.比较C、E可得:小球质量越大,所受阻力越小
参考答案:ABC
本题解析:此题涉及变力作用下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物体的运功,小球下落达终极速度时,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所受合力为零,处于平衡状态,所以A选项正确。由A、B两组数据看,半径相同,B组数据的质量和速度都是A组数据质量和速度的2.5倍。所以B选项正确。有B、C数据看,两球匀速时阻力等于重力,C球重力是B球重力的9倍,而半径是3倍,所以C选项正确。由C、E选项看,二者质量不同,但是半径也不同,无法进行控制变量的分析。D选项错误。故答案选ABC。本题考查了对数据的灵活处理,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在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为s.它在中间位置
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
的速度为v2,若物体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t,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v1=
,v2=
B.v1=
,v2=
C.匀加速时v1>v2,匀减速时v1<v2
D.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均有v1>v2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对于前一半路程,有
,对于后一半路程,有
。由解得
。
在中间时刻时的速度为
?;
,又因为
,所以
根据不等式,可知
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或匀减速直线运动时,有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
故选AD
点评:本题关键是对运动过程运用速度位移公式、平均速度公式和位移时间公式列式后联立,求解出中间位置和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的一般表达式,再进行分析讨论;要注意不管是匀加速还是匀减速,中间位置的速度都比较大.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体育课上有一个折返跑的比赛项目,比赛规则是:从距离标杆10m起跑,向着标杆跑去,绕过标杠之后立即返回出发点,用时少者获胜.设某同学起跑的加速度为4m/s2,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m/s,绕标杠时需减速到零,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8m/s2,返回时达到最大速度后不再减速,保持最大速度冲到出发点,求该同学往返的总时间t,(绕杆时间忽略不计)

参考答案:加速阶段t1=va=44s=1s
X1=12at21=12×4×12m=2m
减速阶段t3=va=48s=0.5s
X3=12at23=12×8×0.52m=1m
匀速阶段 t2=x-x1-x3v=10-2-14s=1.75s
由折返线向起点(终点)线运动的过程中加速阶段同开始时的加速阶段,
t4=t1=1s
x4=x1=2m
匀速阶段 t5=x-x4v=10-24s=2s
该人总的往返时间t=t1+t2+t3+t4+t5=1+1.75+0.5+1+2=6.25(s)
答:该同学往返的总时间t为6.25s.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将一小物体以初速
竖直上抛。若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则小物体在到达最高点的最后一秒和离开最高点的第一秒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和
、速度的变化量
和
的大小关系为(?)
A.
B.
C.
D.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上升的加速度
大于下落的加速度
。根据逆向转换的方法,上升最后一秒可以看成以
从零下降的最初一秒,故有
,而以
下降的第一秒内有
。
,
,即A、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所示,传送带足够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α=37°,并以v=10 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着,在传送带的A端轻轻地放一个质量为m=1kg的小物体,若已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g=10 m/s2,sin37°=0.6,cos37°=0.8)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小物体运动1s后,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适用公式F=μFN
B.小物体运动1s后加速度大小为2 m/s2
C.在放上小物体的第1s内,系统产生50J的热量
D.在放上小物体的第1s内,至少给系统提供能量70J才能维持传送带匀速转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题意知,释放后A受向下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求得加速度a1="10" m/s2,再根据v=a1t="10" m/s,可得:t=1s,即1s后物体与传送带速度相等,又因为mgsinθ>μmgcosθ,所以1s后物体继续做加速运动,
,解得:a2="2" m/s2,摩擦力为动摩擦力,故适用公式F=μFN,所以A错误;B正确;在第1s内物体的位移
,传送带的位移
,故相对位移
,所以系统产生的热量
,故C错误;物体增加的动能
,系统提供能量
,小于70J,故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