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动能E恰好能从绝缘斜面顶端匀速下滑到斜面底端.现使该物体带正电,同时在斜面所处空间加一个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然后让该物体仍以初动能E从斜面顶端开始下滑,它仍能沿斜面运动.则它到达斜面底端时的动能将( )
A.大于E
B.等于E
C.小于E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参考答案:设斜面的夹角为θ,高度为h,斜面长度为L,动摩擦力因素为μ,
则第一次下滑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mgh-μmgcosθL=E-E=0
加速电场后,对该过程仍用动能定理列式得:(mg+Eq)h-μ(mg+Eq)L=E′-E
联立方程解得:E′=E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北戴河旅游景点之一的滑沙场有两个坡度不同的滑道AB和
,(均可看作斜面),甲、乙两名质量相等的旅游者分别乘两个完全相同的滑沙橇从A点由静止开始分别沿AB和
滑下,最后都停在水平沙面BC上,如图所示。设滑沙橇和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斜面与水平面连接处均可认圆滑的,滑沙者保持姿势坐在滑沙橇上不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在B点的动能一定大于乙在
点的动能
B.甲滑行的总路程一定大于乙滑行的总路程
C.甲在斜面上滑行时克服摩擦力做功多
D.甲全部滑行的水平位移一定等于乙全部滑行的水平位移
参考答案:ABD
本题解析: 滑沙者在由斜面滑到水平面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设滑道的倾角为θ,动摩擦因数为
,即得:
,由于AB′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AB与水平面的夹角,所以得知甲在B点的动能大于乙在B′点的动能.故A正确.对全程使用动能定理可得:
,得到
,所以水平位移
,即两者的水平位移相同,,与斜面的倾角无关,所以他们将停在离出发点水平位移相同的位置,则几何知识可知,甲的滑行总路程比乙长.故BD正确,在斜面上滑行时,有:
,所以甲克服的摩擦力做功小,C错误
故选ABD
点评:本题应用动能定理分析两人的速度关系和水平位移关系,得到的结论:两人滑行的水平位移与斜面的倾角无关,是一个重要的经验结论,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图中,AB=AC=H,开始时绳AC处于竖直方向,小车从静止出发在水平路面上运动到B点时速度为v,在此过程中绳子对挂在井底、质量为m的物体做了多少功?
参考答案:绳子对挂在井底的物体做的功与重力做的功之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增加.将绳末端B的速度v分解为沿绳的速度分量

v1和垂直绳的速度分量v2,如图所示,则井中物体获得的速度?v1=vcosθ=vcos45°=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一只下落的苹果质量为m,当速度为v时,它的动能是(?)
A.0.5 mv
B.0.5 mv2
C.mv
D.mv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动能定义式知,苹果的动能为
,故选项B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计算题 如图所示,已知小孩与雪橇的总质量为m =" 20" kg ,静止于水平冰面上的A点,雪橇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0.1。(g取10m/s2)

(1)妈妈先用30N的水平恒力拉雪橇,经8秒到达B点,求A、B两点间的距离L。
(2)若妈妈用大小为30N,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力斜向上拉雪橇,使雪橇从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并能到达(1)问中的B处,求拉力作用的最短距离。(已知cos37°="0.8" ,sin37° = 0.6)
(3)在第(2)问拉力作用最短距离对应的运动过程中,小孩与雪撬的最大动能为多少??
参考答案:(1)L =" 16" m(2)x="12.4" m?(3)
= 72J
本题解析:(1)对小孩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
?………(2分)
a =" 0.5m" / s2 ?L =
?………(2分)
L =" 16" m………(1分)
(2)设妈妈的力作用了x距离后撤去,小孩到达B点的速度恰好为0
方法一:由动能定理得
F cos37°x-
-
(L -x)= 0………(4分,本式用相应的运动学公式也可。参考方法二)
方法二:
F cos37°-
=ma1………(1分)
2………(1分)?
………(1分)
………(1分)?
x="12.4" m………(1分)
(3)小孩和雪撬在妈妈撤去力时的动能最大,
方法一:由动能定理得
F cos37°x -
=
………(3分,写成 -
(L -x)= 0-
也可以)
方法二:由动能公式得
=
(
在上一问中的运动学公式中已经有表示)………(2分)
= 72J………(1分,数值在71.9至72之间均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