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如图a所示,一轻绳上端系在车的左上角A点,另一轻绳一端系在车左壁上B点.B点在A点正下方,AB距离为L,两绳另一端在c点相结并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绳AC长为
L,BC长为L,两绳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2mg,则(1)绳BC刚好被拉直时(如图b),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g;(2)为不拉断轻绳,车的最大加速度大小为______g.
参考答案:

(1)绳BC刚好被拉直时(如图b),小球受重力、AC绳的拉力时,它们的合力水平向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tan45°=ma,解得a=g.
(2)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平衡,有:TACsin45°=mg,
解得TA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有弹力存在,摩擦力一定存在
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C.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跟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参考答案:A、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为:(1)接触面粗糙;(2)接触面上有弹力;(3)有相地运动的趋势或相对运动,故A错误;
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但不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故B错误;
C、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故C正确;
D、摩擦力可以充当动力,如传送带上的物体,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简答题 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方案A:木板水平固定,通过弹簧秤水平拉动木块,如图(a)所示;方案B:木块固定,通过细线水平拉动木板,如图(b)所示.

(1)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方案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2)该实验中应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
(3)除了实验必需的弹簧秤、木板、木块、细线外,该同学还准备了质量为200g的配重若干个.该同学在木块上加放配重,改变木块对木板的正压力,并记录了5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配重(个数) 0 1 2 3 4 弹簧秤读数(N) 0.50 1.05 1.45 1.95 2.55 测木块重(N) | 2.00
|
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m/s2,请根据上述数据在答卷纸上给出的坐标纸上作出木块所受摩擦力和压力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测出木板和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是______.
参考答案:(1)方案A,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来得到摩擦力的大小,木块只有在匀速运动的过程中,才能使用利用二力平衡条件,根据F=μG得:μ=fG;所以要测量弹簧秤示数F和木块的重量G;
方案B:无论长木板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都相对于木板滑动且始终处于平衡状态,这样拉力等于摩擦力,而且无论拉木板速度多少,摩擦力都一样,不改变摩擦力大小,所以容易操作;所以方案B更合理;要测量弹簧秤示数F和木块的重量G;
(2)木块的重力G和弹簧秤的拉力F(3)图象如下 根据f=μN 图象的斜率即摩擦因数 由图象求得μ=0.25

故答案为:(1)B不受木板如何运动的限制(或摩擦力的测量更方便、准确)(2)木块的重力、每次拉木板时木块和木板间的摩擦力 (3)摩擦因数为0.25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如图所示,在水平雪地上,质量为M=35kg的小红,坐在质量为m=5kg的雪橇上,小江用与水平方向成37°斜向上的拉力拉雪橇,拉力大小为F=100N,雪橇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sin37°=0.6,cos37°=0.8,g=10m/s2)求:
(1)雪橇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2)雪橇运动来源:91考试 网的加速度大小.
(3)从静止开始前进15m所需要的时间.
参考答案:(1)以小红和雪橇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由竖直方向力平衡得

? N=(M+m)g-Fsinθ=(35+5)×10N-100×0.6N=340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到,雪橇对地面的压力大小N′=N=340N;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 Fcosθ-f=(M+m)a
又f=μN
得到Fcosθ-[(M+m)g-Fsinθ]=(M+m)a
代入解得a=0.3?m/s2?
(3)由x=12at2得
t=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所示,轻绳MO和NO共同吊起质量为m的重物.MO与NO垂直,MO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0°.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MO所受的拉力大小为
mg
B.MO所受的拉力大小为mg
C.NO所受的拉力大小为mg
D.NO所受的拉力大小为2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