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B.光的频率越大,波长越大
C.光的波长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大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0×108m/s
参考答案:A、干涉和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故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波,说明光具有波动性,故A正确.
B、根据C=λγ可知光的频率越大,波长越小,故B错误.
C、根据C=λγ可知光的波长越大,光的频率越小,而光子的能量E=hγ,故光子的能量越小,故C错误.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0×108m/s,故D正确.
故选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计算题 (1)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每处的电场方向和磁场方向总是________的,并和该处电磁波的传播方向________,这就说明电磁波是________波.
(3)目前雷达发射的电磁波频率多在200 MHz至1000 MHz的范围内.请回答下列关于雷达和电磁波的有关问题.
①雷达发射电磁波的波长范围是多少?
②能否根据雷达发出的电磁波确定雷达和目标间的距离?
参考答案:(1) 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2)垂直 垂直 横 (3)①0.3 m~1.5 m
②可以
本题解析:(1)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内容是: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2)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每处的电场方向和磁场方向总是垂直的,并和该处电磁波的传播方向垂直,这说明电磁波是横波.
(3)①由v=λf可得:
频率为200 MHz时,
λ1=
=
?m=1.5 m,
频率为1000 MHz时,λ2=
=
?m=0.3 m.
故波长范围为0.3 m~1.5 m.
②电磁波测距的原理就是通过发射和接收的时间间隔来确定距离,所以可根据x=
vt确定和目标间的距离.
答案:(1) 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2)垂直 垂直 横 (3)①0.3 m~1.5 m
②可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的正确说法是( )
A.电场和磁场总是相互联系的,它们统称为电磁场
B.电磁场由发生的区域向远处的传播就是电磁波
C.电磁波传播速度总是3×108m/s
D.电磁场是一种物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参考答案:A、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是相互联系的,它们统称为电磁场.故A错误;
B、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逐渐向外传播,形成电磁波.故B正确;
C、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108m/s,故C错误;
D、电磁场本身就是一种物质,可以不依赖物质传播.故D正确;
故选: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如图所示,一细束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分为各种单色光,取其中a、b、c三种色光,并同时做如下实验:①让这三种单色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在光屏上产生干涉条纹(双缝间距和缝屏间距均不变);②让这三种单色光分别照射锌板;③让这三种单色光分别垂直投射到一条直光导纤维的端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种色光的波动性最显著
B.c种色光穿过光纤的时间最长
C.a种色光形成的干涉条纹间距最小
D.如果b种色光能产生光电效应,则a种色光一定能产生光电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