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2013年10月8日,彼得·W·希格斯和弗朗索瓦·恩格勒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获奖的成果是提出的一项理论,该理论揭示了粒子是如何获得质量的。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表述不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牛顿在归纳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尔等科学家结论的基础上,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C.焦耳对能量守恒定律的提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D.元电荷e的数值最早是由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的,这是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重要原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选项A错误;牛顿在总结了伽利略和笛卡尔等人关于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故选项B正确;焦耳对热功当量的测量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提供了无可置疑的证据,故选项C正确;密立根通过实验发现物体带电量总是某电量的整数倍,提出了元电荷的概念,故选项D正确,所以本题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测量物体质量的装置,如图所示,其中P是光滑水平面,A是质量为M的带夹子的已知质量金属块,Q是待测质量的物体(可以被A上的夹子固定).已知该装置的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为T=2π
(数量级为100s),其中m是振子的质量,K是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有关的常数. (1)为了达到实验目的还需要提供的实验器材是:______; (2)简要写出测量方法及所需测量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 ①______; ②______; (3)用所测物理量和已知物理量求解待测物体质量的计算式为m=______; (4)如果这种装置与天平都在太空站中使用,则______ A.这种装置不能用来测质量,天平仍可以用来测质量 B.这种装置仍可以用来测质量,天平不能用来测质量 C.这种装置和天平都可以用来测质量 D.这种装置和天平都不能用来测质量.
参考答案:(1)测量时间要用秒表; (2)根据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周期公式:m=kT24π2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物体的质量与振子的震动周期有关,故需要测量它的振动周期.测量方法及所需测量的物理量: ①不放Q时用秒表测出振子振动20次(或50次)的时间t1,(或测出振子的周期T1), ②将Q固定在A上,用秒表测出振子振动20次(或50次)的时间t2,(或测出振子的周期T2) (3)两次测量对应的公式: M=kT214π2? ① M+m=kT224π2? ② 联立①②式,解得:m=t22-t12t12M或T22-T12T12M; (4)如果这种装置与天平都在太空站中使用,由于装置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物体对支持面没有压力,所以天平不能用来测质量. 弹簧振子的周期不变,这种装置仍可以用来测质量. 故选B. 故答案为:(1)秒表 (2)①不放Q时用秒表测出振子振动30次的时间t1;(或者测出振子的周期T1) ②将Q固定在A上,用秒表测出振子振动30次的时间t2(或者测出振子的周期T2 (3)t22-t12t12M或T22-T12T12M; (4)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沿斜面运动的实验,当时利用斜面实验主要是考虑到:(? )
 A.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 B.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 C.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 D.本实验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的结合起来,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在伽利略时代,没有先进的实验仪器来直接测量物体的速度大小,故选项A错误;另外当时条件下也没有先进的计时工具,落体运动太快,简陋的滴水计时器根本无法完成实验,故选项B正确;而运动的路程用刻度尺来测量,当时条件下是可以完成的,故选项C错误;伽利略将无法直接测量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通过数学演算变成了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另外将落体运动转化至斜面上,来延长运动的时间,再通过斜面倾角的逐步抬高,得出相同结论,从而合理外推至落体运动(即斜面倾角为90°)的情况,实现了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的结合,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故选项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某探究学习小组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除桌面上的实验器材外,还准备了打点计时器所用的学生电源、导线、复写纸片和纸带,若你是小组中的一位成员.要完成该实验,你认为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和______. (2)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m一定,探究加速度与小车(包括车中砝码)质量M的关系,以下做法正确的是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长木板带有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 B.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盘及盘中的砝码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C.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3)某小组在实验中得到的两条曲线如图所示.图2的直线不过原点是由于______造成的. (4)图3的直线发生弯曲是由于______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参考答案:(1)本试验中要通过纸带求解加速度,所以需要刻度尺测量长度,要研究质量与加速度的关系,需要测量小车质量,所以需要天平. (2)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长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故A错误; B、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绳从小车上拿去,轻轻推动小车,是小车沿木板运动,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来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匀速运动.故B错误. C、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分力和摩擦力仍能抵消,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C正确. D、实验时,应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由于小车运动较快,可能会使打出来的点很少,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故D错误. 故选C (3)从上图中发现直线没过原点,当F≠0时,a=0.也就是说当绳子上有拉力时小车的加速度还为0,说明小车的摩擦力与绳子的拉力抵消呢.该组同学实验操作中遗漏了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这个步骤. (4)随着F的增大,即砂和砂桶质量的增大,不在满足砂和砂桶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因此曲线上部出现弯曲现象,故C正确. 故选C 故答案为:(1)天平?刻度尺.(2)C (3)没有平衡摩擦力或者平衡摩擦力不够 (4)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主要步骤是: A.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秤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力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 (1)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________和________; (2)遗漏的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E (2)C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E中未说明是否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了位置O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