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计算题 如图所示,质量m0="8" kg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右端加一水平恒力F=8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1.5 m/s时,在小车前端轻轻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m="2" kg的小物块,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物块始终没有离开小车,g取10m/s2,求:
(1) 小物块在小车上滑动的时间。
(2) 从小物块被放上小车开始,经过t=2s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
(3) 要使物块始终没有离开小车,小车至少多长?
参考答案:(1)1s
(2)3.4m
(3)0.75m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计算题 如图所示,P为位于某一高度处的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B为位于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的特殊长平板,m/M=1/10,平板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020。在平板的表面上方,存在一定厚度的“相互作用区域”,如图中划虚线的部分,当物块P进入相互作用区时,B便有竖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于P,已知F=kmg,k=51,F对P的作用刚好使P不与B的上表面接触;在水平方向上P、B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已知物块P开始下落的时刻,平板B向右的速度为v0=10m/s,P从开始下落到刚到达“相互作用区域”所经历的时间为t0=2.0s。设B板足够长,取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
(1)物块P从开始自由下落到再次回到初始位置所经历的时间;
(2)在这段时间内B所通过的位移的大小。

参考答案:解:(1)物体P从开始下落到进入作用区之前,P、B的加速度分别是aP=g,aB=-μg
P进入作用区后,P、B的加速度分别是

设P从进入相互作用区到距离木板最近点的过程所需时间为t,则有aPt0+aPt=0
则t=0.04s
故T=2(t0+t)=4.08s
(2)在P从开始下落到进入作用区的时间t0内,B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末速度
v1=v0+aBt0=10-0.2×2=9.6m/s
在P进入到离开相互作用区的2t时间内,B的速度减到
v2=v1+2aBt=9.6-2×6.1×0.2×0.04m/s≈9.5m/s
在P从离开相互作用区到回到初位置的t0时间内,B匀减速到
v3=v2+aBt0=9.5-0.2×2m/s=9.1m/s
所以在这段时间内,B所通过的位移大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2012年7月26日,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借助于智利的“甚大望远镜”,观测到了一组双星系统,它们绕两者连接线上的某点
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此双星系统中体积较小成员能“吸食”另一颗体积较大星体表面物质,达到质量转移的目的,假设在“吸食”过程中两者球心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则在该过程中

A.它们做圆周运动的万有引力保持不变
B.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不断变大
C.体积较大星体圆周运动轨迹半径变大,线速度也变大
D.体积较大星体圆周运动轨迹半径变大,线速度变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设体积较小的星体质量为
,轨道半径为
,体积大的星体质量为
,轨道半径为
,双星间的距离为
,转移的质量为
,则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
,根据数学知识可得,随着
的增大,
先增大后减小,选项A错误。对
:
①;对
:
②;由①②联立解得
,因总质量
不变,两者距离
不变,则角速度
不变,故B错误。由②得:
,
均不变,
增大,则
增大,即体积较大星体圆周运动轨迹半径变大,由
得线速度
也增大,故C正确、D错误。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所示,在威尔逊云雾室中,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图中曲线ab,是一个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的带电粒子的径迹。由于它在行进中使周围气体电离,其能量越来越小,电量保持不变,由此可知( ? )

A.粒子带正电,由b向a运动
B.粒子带负电,由b向a运动
C.粒子带正电,由a向b运动
D.粒子带负电,由a向b运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据题意,带电粒子沿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匀强磁场,粒子的能量逐渐减小,速度减小,则由公式
得知,粒子的轨迹半径逐渐减小,由图看出,粒子的运动方向是从a向b运动.在a处,粒子所受的洛伦兹力斜右下方,由左手定则判断可知,该粒子带负电.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50 kg的人站在30 kg的木板上,通过定滑轮拉动木板与人一起向左以加速度a=1 m/s2匀加速运动,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则人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N,方向为__________。(g取10 m/s2)

参考答案:70;水平向右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he chains of habit are too weak to be felt until they are too strong to be broken. 习惯之链很弱,往往感觉不到,一旦感觉到了,已经牢固得绷不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