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
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
的木块。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
,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下列反映
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当F比较小时,两个物体相对静止,加速度相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a与时间成正比;当F增大到大于木块与木板之间最大静摩擦力时,
相对于
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的加速度为:
,
是t的一次函数,
随t增大而增大.由于F随时间增大,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所以
大于两物体相对静止时的最大加速度.
的加速度为:
式中
、
和μ都是常数,所以
是定值,所以A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计算题 一质量M=2.0kg的小物块随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一起运动,被一水平向左飞来的子弹击中,且子弹从物块中穿过,如图甲所示。地面观察着记录的小物块被击穿后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图中取向右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已知传送带的速度保持不变,g取10m/s2。求:

小题1:传送带的速度v的大小及方向
小题2: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小题3:物块被击穿后,传送带对物块所做的功
参考答案:
小题1:传送带的速度v的大小为2.0m/s(1分),方向向右(1分
小题2:
小题3:
本题解析:①(2分)传送带的速度v的大小为2.0m/s(1分),方向向右(1分)
②(6分)由速度图像可得,物块在滑动
摩擦力的作用下做匀变速运动的加
速度为:
?(2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滑动摩擦力
?(1分),其中
,
?(2分)
得到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1分)
③(7分)从子弹离开物块到物块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的过程中,设传送带对物块所做的功为W,由动能定理得:
?(4分)
由速度图像可知:
(2分)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500kg的木箱放在质量为2000kg的平板车的后部,木箱到驾驶室的距离L=1.6m。已知木箱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84,平板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是车和箱总重的0.20倍。平板车以v0=22.0m/s的恒定速度行驶,突然驾驶员刹车,使车做匀减速运动,为不让木箱撞击驾驶室,g取10m/s2,试求:
(1)从刹车开始到平板车完全停止至少要经过多长时间?
(2)驾驶员刹车时的制动力不能超过多大?(g取10m/s2)

参考答案:解:(1)刹车后有:v02=2a0x0,v0=a0t0,欲使t0小,a0应该大
木箱的a1=μg,当a0>a1时,木箱相对底板滑动,有v02=2a1x1
为了使木箱不撞击驾驶室应有:x1-x0≤L
联立得a0≤
=5m/s2
∴t0=v0/a0=4.4s
(2)F+k(M+m)g-μmg=Ma0
解得:F=7420N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轮滑运动常在两个斜面和一个平面的组合场地进行,我们把它简化为理想的情景如图所示,假定运动员和滑板的总质量为m,从O点以v1初速度冲上一个倾角为θ的斜面,第一次回滑到斜面底端O时的速率为v2,不计运动员在最高点所有技术动作,求:
(1)滑板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运动员能滑上的最大高度h。

参考答案:解:设上滑的加速度为a1,下滑的加速度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和匀变速运动规律
上滑阶段,mgsinθ+μmgcosθ=ma1
下滑阶段,mgsinθ-μmgcosθ=ma2

h=xsinθ
由上述各式得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简答题 如图所示为倾角θ=37°的货物传送装置,长度为4.0m的传送带AB顺时针转动,传速为v=2.0m/s;现将一可视为质点的物块无初速度地放在A点,经B点平滑进入水平面,在拐点处无能量损失,且物块没有脱离接触面,最后恰好运动至C点,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
,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5,取g=10m/s2,求:
(1)物块运动至B点时的速度;
(2)BC的长度;
(3)物块从A运动至C所经历的时间.

参考答案:(1)设物块在传送带上的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μ1mgcosθ-mgsinθ=ma
代入数据解得:a=1m/s2,
根据v=at1代入数据得:t1=2s,
L=12at12=2m<4m,知物块之后匀速运动到B点,所以到达B点的速度为2.0m/s.
(2)物块在水平面上的加速度为:a′=μ2g=5m/s2,
物体过B后做匀减速运动,则有:sBC=v22μ2g=42×0.5×10=0.4m.
(3)物块在传送带上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2=sAB-Lv=1s;
物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时间为为t3,有:v=μ2gt3,
代入数据解得:t3=0.4s.
所以物块从A运动到C所经历的时间为:t=t1+t2+t3=2+1+0.4=3.4s.
答:(1)物块运动至B点时的速度为2.0m/s;
(2)BC的长度为0.4m;
(3)物块从A运动至C所经历的时间为3.4s.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Don't have too many irons in the fire. 不要把太多的熨斗放到火炉上。/ 不要同时要办的事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