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用如图游标卡尺来测量玻璃管内径,应该用如图(甲)中游标卡尺的A、B、C三部分的 ? _ ___ 部分来进行测量(填代号). 由图(乙)中读出玻璃管的内径d= mm..
?
参考答案:A,5.25mm.
本题解析:游标卡尺来测量玻璃管内径应该用内爪.即A部分.
游标卡尺测内径时,主尺读数为5mm,游标读数为
,最后读数为5.25mm.
点评:游标卡尺来测量玻璃管内径应该用内爪.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是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要估读.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8分)“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当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0。当用4条、6条、8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第4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2W0、3W0、4W0……,每次实验中由静止弹出的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均可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次实验中应使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弹出
B.利用每次测出的小车最大速度vm和橡皮筋做的功W,依次做出W-vm、W-vm2、W-vm3、W2-vm、W3-vm……的图象,得出合力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C.打点计时器可以用直流电源供电,电压为4~6V
D.实验中使用的若干根橡皮筋的原长可以不相等
(2)下图给出了某次在正确操作情况下打出的纸带,从中截取了测量物体最大速度所用的一段纸带,测得O点到A、B、C、D、E各点的距离分别为OA=5.65cm,OB=7.12cm,OC=8.78cm,OD=10.44cm,OE=12.10cm。已知相邻两点时间间隔为0.02s,则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vm=__m/s。
参考答案:(1)AB?(2)0.83m/s
本题解析:(1)小车获得的动能应该等于橡皮筋对其做的功,所以小车必须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弹出;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和小车获得的动能满足:
的关系,所以当小车质量一定时,
与
成正比,所以最好做
与
的关系,实验时需要画多个图象找最好的;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实验中用到多条橡皮筋,就要求每次橡皮筋相同且被拉长的一样多,这样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才有倍数关系,所以正确选项为A、B。
(2)从纸带上我们可判断出打C点时,小车具有最大的速度,vC可由B到D的平均速度求出,即
。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测量一把质量分布均匀、长度为L的刻度尺的质量.某同学是这样设计的:将一个读数准确的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取一段细线做成一环,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让刻度尺穿过细环中,环与刻度尺的接触点就是尺的悬挂点,它将尺分成长短不等的两段.用细线拴住一个质量未知的木块P挂在尺较短的一段上,细心调节尺的悬挂点及木块P的悬挂点位置,使直尺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必须从图中读取哪些物理量:______(同时用文字和字母表示);
(2)刻度尺的质量M的表达式:______(用第一小问中的字母表示).
参考答案:(1)利用此装置测量刻度尺质量,必须读取的物理量有:木块P的悬挂点在直尺上的读数x1、刻度尺的悬挂点在直尺上的读数x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2)以B点为支点,根据力矩条件得
? Mg(12L-x2)=(F-Mg)(x2-x1)
解得,M=2F(x2-x1)g(L-2x1)
故答案为:(1)木块P的悬挂点在直尺上的读数x1、刻度尺的悬挂点在直尺上的读数x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2)M=2F(x2-x1)g(L-2x1)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小题1:(单选)测量单摆的周期时,某同学在摆球某次通过最低点时,按下停表开始计时,同时数“1”,当摆球第二次通过最低点时数“2”,依此法往下数,当他数到“59”时,按表停止计时,读出这段时间t,则该单摆的周期为
A.t/29
B.t/29.5
C.t/30
D.t/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