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图中的y-x图线表示一列简谐波沿x轴传播时的波形图,若以图示的情况为计时起点,那么下面的y-t图线表示的是(?)

A.当这列波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时,是表示a质点的振动图象
B.当这列波沿x轴的负方向传播时,是表示a质点的振动图象
C.当这列波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时,是表示b质点的振动图象
D.当这列波沿x轴的负方向传播时,是表示b质点的振动图象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当这列波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时,质点a此时正通过平衡位置向上振动,当这列波沿x轴的负方向传播时,质点b此时正通过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所以AD正确,
点评:做此类型题目需要根据波的传播方向用走坡法判断质点的振动方向,再根据振动方向判断振动图像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同方向作直线运动的v-t图线如图2,两图线均为倾斜直线,图中t2=2t1,以下对图线的认识正确的是
A.两物体在t1时刻相遇
B.两物体在t2时刻相遇
C.甲物体加速度大
D.0~t2时间内两物体在t1时刻间距最大
参考答案:BCD
本题解析:分析:本题是速度-时间图象,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
解答:A、根据“面积”表示位移可知,物体在t1时刻乙的位移大于甲的位移,而两物体同时同地向同方向作直线运动,故在t1时刻没有相遇.故A错误.
B、根据几何知识得知,在t2时刻两物体的位移相等,则知两物体相遇.故B正确;
C、图象中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可知甲的斜率大于乙的斜率,所以甲的加速度大,故C正确;
D、在t1时刻之前,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乙在甲的前面运动,两者距离增大,在t1时刻之后,乙的速度小于甲的速度,乙在甲的前面运动,两者距离减小,故两物体在t1时刻间距最大.故D正确.
故选BCD
点评:本题考查基本的读图能力,关键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
A.由甲图可以知道周期
B.由乙图可以知道周期
C.甲图是波动图象,乙图是振动图象
D.甲图是振动图象,乙图是波动图象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如图所示,I、II分别是甲、乙两物体在同一地点做竖直上抛运动v-t的图象.由图可知正确的是
A.在甲开始上抛2s后,乙才开始上抛
B.它们上升的最大高度相同
C.它们先后到达最高点的时间差为1s
D.在甲抛出6s末,两物体相遇
参考答案:ACD
本题解析:分析:v-t图象中,斜率表示加速度,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交点表示速度相同,同一时间到达同一位置时相遇.
解答:A、由图知,甲在t=0时刻开始上抛,乙在t=2s时刻开始上抛,故A正确.
B、C甲在t=3s时刻到达最大高度,最大高度h甲=
×30×3m=45m,乙在t=4s时刻到达最大高度,最大高度h乙=
×20×2m=20m,故最大高度不同,它们先后到达最高点的时间差为1s.故B错误,C正确.
D、根据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t轴上方的位移为正值,下方的位移为负值,故知在6s末,两物体的位移均为零,都回到出发点,所以在甲抛出6s末,两物体相遇.故D正确.
故选ACD
点评:本题是为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能根据图象读取有用信息,要注意图象在时间轴的下方时位移为负值.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在t1-t2这段时间内(

A.振子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都不变
B.振子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都改变
C.振子的速度方向改变,加速度方向不变
D.振子的速度方向不变,加速度方向改变
参考答案:从振子的位移时间图象可以看出,位移逐渐变小并反向增加,故运动方向没有改变,即速度方向不变;振子先靠近平衡位置再远离平衡位置,故弹性势能变小后变大,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动能先变大后变小,故速度先变大后变小;弹性势能先变小后变大,故行变量先变小后变大,故弹力先变小后变大,故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经过平衡位置弹力方向改变,故加速度方向也改变;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